[发明专利]一种多重影像设备校准装置和校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3246.7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4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于庆泽;许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诺联合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A61B6/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重 影像 设备 校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重影像设备校准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影像设备的机架、且位于垂直第一影像设备轴线的平面上的第一对准结构;位置、数量对应所述第一对准结构,设置于第二影像设备的机架、且位于垂直第二影像设备轴线的平面上的第二对准结构;以及穿设于第一、第二对准结构使所述第一影像设备和第二影像设备实现校准安装的对准件;所述第一对准结构和第二对准结构的数量分别不少于3个。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多重影像设备校准装置的校准方法。本发明的校准装置摒弃了激光器,可以对多重影像设备进行直接校准,避免了激光光束调整的复杂过程,极大地降低了辅助校准安装设备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重影像设备校准装置和校准方法。
背景技术
PETCT系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日常健康检查以及疾病诊断上。其中,PET是一种无创伤地显示人体器官功能和代谢的成像技术,其利用人体不同组织的代谢状态不同,将标记上短寿命的放射性核素(如18F,11C等)注入人体,并将反映生命代谢活动的代谢状态通过图像反映出来,从而达到早期诊断肿瘤等疾病的目的。CT是利用X线束对人体进行扫描,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射线吸收率不同,通过探测器探测透射人体X射线的强弱,从而提供人体器官组织显像。CT成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PETCT将PET与CT完美融为一体,由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PETCT诊断图像是CT图像与PET图像的融合图像。
对于目前的PETCT系统来说,外罩下面还是两台单独的设备,两者有独立的物理结构机架,系统安装时需要配合激光位置标示系统,采用例如专利号CN201310095902.3(以下称文献1)中的方法,通过手动调节,使CT系统的轴线与PET系统的轴线重合,来达到对准结构的目的。
然而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激光调节对准方法,例如文献1当中的四轴调整平台,首先需要配合激光器;其次,需要进行反复多次调整才能找到一条拟合CT轴线的激光束,该过程费时费力,校准过程中,一旦激光器光线发生偏移不被察觉,那校准的结果将是错误的,校准结束、激光器拆卸之后,无法判断校准是否准确;第三,在校准过程中,需要操作工程师用肉眼去观察激光器,激光辐射能量虽然在安全范围之内,但是直视的话还是会对眼睛造成危害。
为此,需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重影像设备校准装置,摒弃现有技术中的激光器即可实现多重影像设备机架的安装校准,校准装置易于加工且零部件少、成本低;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重影像设备校准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多重影像设备校准装置,包括:
设置于第一影像设备的机架、且位于垂直第一影像设备轴线的平面上的第一对准结构;
位置、数量对应所述第一对准结构,设置于第二影像设备的机架、且位于垂直于第二影像设备轴线的平面上的第二对准结构;以及
穿设于第一、第二对准结构使所述第一影像设备和第二影像设备实现校准安装的对准件;
所述第一对准结构和第二对准结构的数量分别不少于3个。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校准装置的校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对准件穿设于设置于第二影像设备机架上的第二对准结构,使所述对准件的第一贴合面贴合第二影像设备机架上设置所述第二对准结构的平面;
S2、向第一影像设备平移第二影像设备,至第一影像设备上设置所述第一对准结构的平面与第二影像设备上的所述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校准件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诺联合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赛诺联合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32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工业生产模式共享智造综合系统
- 下一篇:电平转换电路和家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