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冷压缩机的新型减振支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3310.1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3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南;孟碧光;秦宗民;陈刚;熊友恒;熊伟;肖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06 | 分类号: | F16F1/06;F16F1/12;F16F15/04;F04B3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徐瑛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冷 压缩机 新型 支撑 系统 | ||
1.一种用于制冷压缩机的新型减振支撑系统,包括压簧,设置在所述压簧两端的上支撑块和下支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块和/或所述下支撑块远离与所述压簧装配的一面设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为若干凸点和/或凸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压缩机的新型减振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块具有弹性结构的第一柱体和第一法兰边,所述上支撑块具有弹性结构的第二柱体和/或第二法兰边;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上,所述第一法兰边和所述第二法兰边分别远离所述压簧的一面均具有若干所述凸点和/或所述凸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冷压缩机的新型减振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的中部设有第一轴向孔,所述第一轴向孔与所述第一柱体之间设有若干缓冲腔,若干所述缓冲腔均轴向的独立设置;所述缓冲腔靠近所述第一法兰边的一端具有开口,另一端为延伸至所述第一柱体远离所述第一法兰边的一端;所述第一轴向孔与所述缓冲腔均为通孔结构或盲孔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制冷压缩机的新型减振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缓冲腔之间分别通过轴向延伸的隔板分隔;两个所述隔板为一组,所述隔板以所述第一轴向孔的中轴线为中心周向分布设置,形成相邻的所述缓冲腔的面积各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冷压缩机的新型减振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多组,每组中的两个所述隔板之间夹角为90°~180°。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制冷压缩机的新型减振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的外圆周上均布有若干轴向的肋板;所述肋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柱体的端部外圆弧平滑过渡、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法兰边内圆弧倒角过渡,所述肋板的两端向中部沿径向逐渐隆起。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冷压缩机的新型减振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柱体的中部具有轴向的内腔,所述内腔靠近所述第二法兰边的一端具有开口并与所述第二法兰边圆弧过渡、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柱体的端部设有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内腔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压缩机的新型减振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块与所述下支撑块的结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压缩机的新型减振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为设置在所述上支撑块和/或所述下支撑块上的弧形条状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压缩机的新型减振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支撑系统包含若干组相配合的所述压簧、所述上支撑块和所述下支撑块;所述上支撑块具有所述凸点和/或凸块的一面与压缩机的机芯连接,所述下支撑块具有所述凸点和/或凸块的一面与压缩机的壳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331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