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灭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3480.X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1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袁宏永;陆嘉;张文庆;方丽丽;胡源;王鑫;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C31/00 | 分类号: | A62C31/00;A62C31/28;A62C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丽莎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火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灭火装置,涉及消防技术领域。灭火装置包括混合箱、泵送装置、喷水管和牵引装置。混合箱具有进料口和出液口。泵送装置具有输入口和输出口,输入口与出液口连通。喷水管与输出口连通。牵引装置用于将喷水管的出液端牵引至待灭火位置。从混合箱的进料口可以加入灭火的物质如消防水、灭火凝胶粉末等,在混合箱内形成能够灭火的混合物质,形成能够灭火的混合物质的方式简单。此外,通过牵引装置将喷水管的出液端牵引至待灭火位置,不仅能够保证及时灭火,还不需要消防人员将喷水管拖至待灭火位置,保证消防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灭火装置大部分都是如封嵌在墙内的消防栓、放在室内的小型灭火器,大型的灭火装置一般是由消防车盛装消防水,当需要灭火时再将消防车开到火灾现场,消防人员再拖动消防喷水管向待灭火位置喷水,这样不仅灭火的及时性不够,而且消防人员的安全也不能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灭火装置,以改善现有灭火器灭火及时性不够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灭火装置,包括混合箱、泵送装置、喷水管和牵引装置。混合箱具有进料口和出液口。泵送装置具有输入口和输出口,输入口与出液口连通。喷水管与输出口连通。牵引装置用于将喷水管的出液端牵引至待灭火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从混合箱的进料口可以加入灭火的物质如消防水、灭火凝胶粉末等,在混合箱内形成能够灭火的混合物质,形成能够灭火的混合物质的方式简单。此外,通过牵引装置将喷水管的出液端牵引至待灭火位置,不仅能够保证及时灭火,还不需要消防人员将喷水管拖至待灭火位置,保证消防人员的安全。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灭火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进料口包括用于向混合箱加水的进液口和用于向混合箱内加入灭火凝胶粉末的加料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混合箱分别设置有向混合箱内加水的进液口和向混合箱加入灭火凝胶粉末的加料口,使得加水和加凝胶粉末的入口分别独立,能够同时向混合箱内加入水和灭火凝胶粉末,使得能够灭火的混合物质的形成更快,并且方便水和灭火凝胶粉末的混合比例的控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混合箱还具有回液口,输出口与回液口通过回流管道连通,输出口与回液口之间形成可断开的第一导液通路;泵送装置用于将混合箱体内的混合溶液从出液口经回流管道从回液口泵回混合箱内;出液口与喷水管的出液端之间形成可断开的第二导液通路。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第一导液通路连通时,泵送装置能够将混合箱体内的混合溶液从出液口经回流管道从回液口泵回混合箱内,使得混合箱内的混合溶液能够在第一导液通路中循环,使得混合溶液能够始终处于均匀混合状态,能够避免长时间静止而产生沉淀。第二导液通路能够方便混合溶液从喷水管的出液端喷出,便于灭火。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回流管道上设有用于切断或导通第一导液通路的第一开关阀;喷水管上设有用于切断或导通第二导液通路的第二开关阀。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导液通路通过第一开关阀断开或者导通,第二导液通路通过第二开关阀断开或者导通,使得第一导液通路和第二导液通路能够同时导通或关闭,或者只有其中一个通过处于导通状态,能够为灭火工作提供更多的工作方式,以使该灭火装置能够适用多种场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牵引装置上设有温度检测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牵引装置上设有温度检测装置,控制台的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判断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尤其是温度有异常但是还未发生明火的情况下,能够根据温度信息及时的采取消防措施,消除火灾隐患,避免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同时,通过将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牵引装置上,牵引装置能够带动温度检测装置移动,从而对不同位置进行温度检测,减小了人工的巡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34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