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链路负载均衡方法、装置、控制器及网关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3494.1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7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范存联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803 | 分类号: | H04L12/803;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诗彬;郝传鑫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南路科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均衡 方法 装置 控制器 网关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提供一种链路负载均衡方法、装置、控制器及网关设备,所述方法由控制器执行;包括:向每一网关设备发送读指令,使每一网关设备向控制器发送链路状态信息;根据接收到的链路状态信息对链路状态信息表进行更新;根据链路状态信息表和链路加权带宽评估方法计算每一WAN口的加权带宽,并对应存储至链路状态信息表中;根据链路状态信息表、互联口角色和链路加权带宽评估方法获取每一互联口的角色和加权带宽,并对应存储至链路状态信息表中;根据链路状态信息表生成链路控制信息,并向每一网关设备发送携带链路控制信息的写指令,使每一网关设备根据写指令进行负载均衡处理。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有效实现多网关多WAN口组网的链路负载均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链路负载均衡方法、装置、控制器及网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爆发增长,许多学校和企业为了避免一条Internet链路带来的单点故障和性能瓶颈,选择接入多个Internet服务提供商,在小型局域网络中,单一网关多个WAN口就能够满足多个链路接入运营商等外部网络的需求,这些链路之间可以在单一网关系统内部实现备份和负载均衡,而在企业、校园或其他规模较大的局域网络中,单一网关可能成为性能瓶颈,因此,采用多个网关组网是常见的组网方式,并且通常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部门架构、不同的收费价格等因素,对出口流量进行合理地路由和调度,每个网关分别承担一部分网络出口流量,同时,每个出口网关的多个WAN口接入外部网络,从而构建了N×M(网关个数×WAN口个数)个出口链路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效保障了整体上下行网络的通信质量和稳定可靠性。
在多网关多WAN口的网络拓扑结构中,链路之间的备份和负载均衡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目前采用的方法一般包括:(1)在网关与内网之间部署中心负载均衡器,通过在中心负载均衡器中配置策略路由等方法,实现出口流量在到达网关之前已均衡选路,当单点网关失效时,可以调整相应的前置路由策略表;(2)在网关系统上配置策略路由,实现在多个WAN口之间的均衡选路,当某个WAN口链路断线时,可以在剩余可用WAN口链路间均衡选路。
现有的多网关多WAN口的链路备份和共享方法存在以下不足:针对上述方法(1),所有出口流量需要先经过中心负载均衡器的调度,再将数据转发到不同的网关,这种组网方式限制了某些场景下的应用,整个网络受中心负载均衡器性能瓶颈影响,并且外部ISP链路不可控,当某个WAN口链路通信质量下降甚至断线时,中心负载均衡器无法快速感知和调整调度策略,同时,该方法需要额外部署中心负载均衡器,增加了硬件成本;针对上述方法(2),虽然每个网关可以独立的进行WAN口链路的负载均衡调度,但是,当不同网关之间的WAN口链路存在不均衡情况时,无法有效的进行流量再分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链路负载均衡方法、装置、控制器及网关设备,能够有效实现多网关多WAN口组网系统的链路负载均衡,并且无需受中心负载均衡器的限制,节省硬件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链路负载均衡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多网关多WAN口组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通过网络进行连接通信的至少一个网关设备;每一网关设备包括至少一个LAN口、至少一个WAN口和至多两个互联口;每一网关设备均通过自身的互联口与其他网关设备的互联口进行连接组网;所述方法由所述控制器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向每一网关设备发送读指令,使得每一网关设备根据接收到的读指令向所述控制器发送链路状态信息;
根据接收到的每一网关设备发送的链路状态信息对预设的链路状态信息表进行更新,获得第一链路状态信息表;
根据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表和预设的链路加权带宽评估方法计算每一网关设备的每一WAN口的加权带宽,并对应存储至所述第一链路状态信息表中,获得第二链路状态信息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普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34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