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索鞍及其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3561.X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8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董小亮;陈云节;张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4 | 分类号: | E01D19/14;B23K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吕耀萍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索鞍 及其 焊接 方法 | ||
1.一种主索鞍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索鞍焊接方法包括:
提供U型主体、底板、两个纵筋板与多个横筋板;
对所述U型主体进行探伤至所述U型主体质量合格;
将每个所述横筋板均划分为中部筋板与两个侧部筋板,
将所述两个纵筋板点焊至所述底板上,所述两个纵筋板平行相对地垂直焊接在所述底板上,
在所述两个纵筋板的长度方向上,在所述两个纵筋板之间点焊所述底板与每个所述横筋板的中部筋板,
点焊所述两个纵筋板与每个所述横筋板的中部筋板,
焊接所述底板与每个所述横筋板的中部筋板、所述两个纵筋板与每个所述横筋板的中部筋板,得到每个所述横筋板的中部筋板位于所述两个纵筋板之间且每个所述横筋板的中部筋板与所述两个纵筋板及所述底板均相连的结构,
在所述两个纵筋板的长度方向上,将每个所述横筋板的两个侧部筋板对应每个所述横筋板的中部筋板放在所述两个纵筋板的两侧,
点焊所述底板、所述两个纵筋板与每个所述横筋板的两个侧部筋板,得到每个所述横筋板的两个侧部筋板分别位于所述两个纵筋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且每个所述横筋板的两个侧部筋板均与所述底板相连、每个所述横筋板的两个侧部筋板分别与所述两个纵筋板相连的结构,
焊接所述底板与每个所述横筋板的两个侧部筋板、所述两个纵筋板与每个所述横筋板的两个侧部筋板;
将所述U型主体放在每个所述横筋板的U型槽内,每个所述横筋板的U型槽为每个所述横筋板远离所述底板侧面及所述纵筋板远离所述底板的部分侧面所形成的槽,相邻的两个所述横筋板的U型槽与所述U型主体之间的坡口的开口朝向相反,每个所述横筋板的U型槽与所述U型主体的外壁之间的坡口采用部分熔透坡口;
焊接所述U型主体的外壁与每个所述纵筋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侧面,焊接所述U型主体的外壁与每个所述横筋板的U型槽的内壁,得到所述U型主体的外壁与所述横筋板及所述纵筋板的侧面相连的结构;
在横筋板的U型槽与U型主体的外壁之间的焊缝上贴焊一道焊层。
2.一种主索鞍,所述主索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索鞍焊接方法制作,所述主索鞍包括鞍头(1)与鞍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头包括U型主体,所述鞍体(2)包括底板(21)、两个纵筋板(22)与多个横筋板(23),所述两个纵筋板(22)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U型主体(11)的长度方向,所述两个纵筋板(22)平行相对地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21)上,所述两个纵筋板(22)远离所述底板(21)的侧面与所述U型主体(11)的外壁贴合固定,
在所述U型主体(11)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多个横筋板(23)平行相对地依次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21)上,所述多个横筋板(23)均与所述两个纵筋板(22)相交,每个所述横筋板(23)远离所述底板(21)的一端上均具有一个U型槽(231),所述U型槽(231)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纵筋板(22)的长度方向,每个所述横筋板(23)的U型槽(231)的内壁均与所述U型主体(11)的外壁贴合固定,
在所述U型主体(11)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多个横筋板(23)在所述底板(21)的板面上的投影的面积先减小后增大,每个所述横筋板(23)均为对称结构,且每个所述横筋板(23)的对称面均与所述U型主体(11)的对称面(11a)重合,所述U型主体(11)的对称面(11a)为平行所述U型主体(11)的长度方向的对称面,
所述主索鞍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21)上的两个加强筋板(25),所述两个加强筋板(25)分别位于所述U型主体(11)的对称面(11a)的两侧,每个所述加强筋板(25)的板面与每个所述横筋板(23)的侧面贴合固定,所述加强筋板(25)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外壁与每个所述横筋板(23)的侧面贴合固定,且所述弧形板在所述纵筋板(22)的长度方向呈弧形,且在所述U型主体(11)的长度方向上,两个所述弧形板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
所述主索鞍还包括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U型主体(11)的长度方向的两个连接筋板(24),所述两个连接筋板(24)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21)上且与所述多个横筋板(23)相交,所述两个连接筋板(24)分别分布在所述两个纵筋板(22)的两侧,所述连接筋板(24)的高度低于所述纵筋板(22)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356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