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滤波器、双工器、高频前端电路及通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3583.6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4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庞慰;边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思(天津)微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9/70 | 分类号: | H03H9/70;H03H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智嘉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2 | 代理人: | 姜劲;谷惠敏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波器 双工器 高频 前端 电路 通信 装置 | ||
1.一种滤波器,包括多个串联谐振器和多个并联谐振器,其特征在于,
部分串联谐振器和/或部分并联谐振器为温补谐振器,该温补谐振器包括温度补偿层;
串联支路中温补谐振器的数量为1,常温情况下,其频率与其他串联谐振器频率关系如下:
Min(fsp_11、fsp_12、fsp_13……fsp_1n)-fsp_tcf ≥delta_FR
其中,fsp_11为串联谐振器S11的并联谐振频率,fsp_12为串联谐振器S12的并联谐振频率,fsp_13为串联谐振器S13的并联谐振频率……fsp_1n为串联谐振器S1n的并联谐振频率,fsp_tcf为温补谐振器TCF的并联谐振频率;delta_FR为滤波器通带右侧-20dB处对应频率在高温和常温条件下的频率变化量;或者,
串联支路中温补谐振器的数量大于等于2,常温情况下,其频率与其他串联谐振器频率关系如下:
Min(fsp_11、fsp_12、fsp_13……fsp_1n)-Max(fsp_tcf1、fsp_tcf2……fsp_tcfn) ≥delta_FR
其中,fsp_11为串联谐振器S11的并联谐振频率,fsp_12为串联谐振器S12的并联谐振频率,fsp_13为串联谐振器S13的并联谐振频率……fsp_1n为串联谐振器S1n的并联谐振频率;fsp_tcf1为温补谐振器TCF1的并联谐振频率,fsp_tcf2为温补谐振器TCF2的并联谐振频率……fsp_tcfn为温补谐振器TCFn的并联谐振频率;delta_FR为滤波器通带右侧-20dB处对应频率在高温和常温条件下的频率变化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串联支路包括多级串联电路,至少一级串联电路中全部或部分串联谐振器为温补谐振器;
并且/或者,
并联支路包括多级并联电路,其中,至少一级并联电路中全部或部分并联谐振器为温补谐振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并联支路中,温补谐振器的数量为1,常温情况下,其频率与并联谐振频率关系如下:
Min(fpp_11、fpp_12、fpp_13……fpp_1n)-fpp_tcf ≥delta_FL;
其中,fpp_11为并联谐振器P11的并联谐振频率,fpp_12为并联谐振器P12的并联谐振频率;fpp_13为并联谐振器P13的并联谐振频率……fpp_1n为并联谐振器P1n的并联谐振频率,fpp_tcf为温补谐振器TCF的并联谐振频率;delta_FL为滤波器通带左侧-20dB处对应频率在高温和常温条件下的频率变化量。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并联支路中温补谐振器数量大于等于2,常温情况下,其频率与并联谐振频率关系如下;
Min(fpp_11、fpp_12、fpp_13……fpp_1n)-Max(fpp_tcf1、fpp_tcf2……fpp_tcfn) ≥delta_FL
其中,fpp_11为并联谐振器P11的并联谐振频率,fpp_12为并联谐振器S12的并联谐振频率,fpp_13为并联谐振器P13的并联谐振频率……fpp_1n为并联谐振器P1n的并联谐振频率;fpp_tcf1为温补谐振器TCF1的并联谐振频率,fpp_tcf2为温补谐振器TCF2的并联谐振频率……fpp_tcfn为温补谐振器TCFn的并联谐振频率;delta_FL为滤波器通带左侧-20dB处对应频率在高温和常温条件下的频率变化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补谐振器具有正温漂系数,且其正温漂系数大小为未具有温补层的谐振器的温漂系数的大小的0至0.5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补谐振器的有效机电耦合系数小于未具有温补层的谐振器的有效机电耦合系数。
7.一种双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滤波器。
8.一种高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滤波器。
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滤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思(天津)微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诺思(天津)微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358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足跟采血针
- 下一篇:用于石油焦炭燃料的单独燃烧和混合燃烧的燃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