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井剖面图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3767.2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0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罗红明;张茜;秦俐;张晓斌;李振;雍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1/20 | 分类号: | G06T11/20;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周晓飞;许曼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剖面图 生成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连井剖面图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多个样本地震道的空间位置和地震剖面数据以及多个斜井的井口坐标和井合成记录数据;
根据所述多个斜井的井口坐标,确定连井剖面的空间轨迹;
根据所述连井剖面的空间轨迹和所述多个样本地震道的空间位置和地震剖面数据,确定连井剖面的空间轨迹上各个地震道的地震剖面数据;
将多个斜井的井合成记录数据沿所述连井剖面的空间轨迹投影;
根据连井剖面的空间轨迹上各个地震道的地震剖面数据和投影后的多个斜井的井合成记录数据,生成连井剖面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根据所述连井剖面的空间轨迹和所述多个样本地震道的空间位置和地震剖面数据,确定连井剖面的空间轨迹上各个地震道的地震剖面数据,包括:
根据连井剖面的空间轨迹上各个地震道之间的预设间距,确定连井剖面的空间轨迹上各个地震道的空间位置;
对于连井剖面的空间轨迹上每个地震道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该地震道的空间位置以及与该地震道距离最近的目标样本地震道的空间位置和地震剖面数据,基于反距离加权算法,确定该地震道的地震剖面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方法确定连井剖面的空间轨迹上每个地震道的地震剖面数据:
式中,Ci为待求地震道;n为待求地震道的数目;A11、A12、A21、A22分别为与待求地震道距离最近的目标样本地震道;Valsup为待求地震道的地震剖面数据;ValA11、ValA12、ValA21、ValA22分别为与待求地震道距离最近的目标样本地震道的地震剖面数据;DA11Ci,DA12Ci,DA21Ci,DA22Ci分别为Ci到A11、A12、A21、A22的空间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连井剖面的空间轨迹上各个地震道的地震剖面数据和投影后的多个斜井的井合成记录数据,生成连井剖面图,包括:
根据连井剖面的空间轨迹上各个地震道的地震剖面数据和投影后的多个斜井的井合成记录数据,基于斜井的顺序以及地层的深度,生成连井剖面图。
5.一种连井剖面图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得模块,用于获得多个样本地震道的空间位置和地震剖面数据以及多个斜井的井口坐标和井合成记录数据;
空间轨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斜井的井口坐标,确定连井剖面的空间轨迹;
地震剖面数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井剖面的空间轨迹和所述多个样本地震道的空间位置和地震剖面数据,确定连井剖面的空间轨迹上各个地震道的地震剖面数据;
井合成记录数据投影模块,用于将多个斜井的井合成记录数据沿所述连井剖面的空间轨迹投影;
连井剖面图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连井剖面的空间轨迹上各个地震道的地震剖面数据和投影后的多个斜井的井合成记录数据,生成连井剖面图。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剖面数据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连井剖面的空间轨迹上各个地震道之间的预设间距,确定连井剖面的空间轨迹上各个地震道的空间位置;
对于连井剖面的空间轨迹上每个地震道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该地震道的空间位置以及与该地震道距离最近的目标样本地震道的空间位置和地震剖面数据,基于反距离加权算法,确定该地震道的地震剖面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37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氧烷烃水合制二醇的复合催化剂
- 下一篇:一种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