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酰亚胺-酯-酰胺)共聚物以及光学膜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4040.6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5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冠萍;高敏慈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3/16 | 分类号: | C08G73/16;C08J5/18;C08L7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孙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亚胺 酰胺 共聚物 以及 光学 | ||
本发明提供聚(酰亚胺‑酯‑酰胺)共聚物以及光学膜。聚(酰亚胺‑酯‑酰胺)共聚物包括酰亚胺键、酯键以及酰胺键。酰亚胺键、酯键与酰胺键的摩尔比为40~80:10~30:5~3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聚物以及光学膜,且特别涉及一种聚(酰亚胺-酯-酰胺)共聚物以及光学膜。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polyimide,PI)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机械特性及电特性,因此常用作成形材料、电子材料、光学材料等,而广泛地应用在各种领域。然而,由聚酰亚胺形成的薄膜具有硬度不足的问题。举例来说,由聚酰亚胺形成的薄膜的铅笔硬度通常为低于3B,可能使薄膜表面产生例如刮伤或折损的损伤,进而影响使用所述薄膜的装置的效能。另外,近年来,虽然开发出聚酰胺-聚酰亚胺共聚物来形成薄膜,但这些聚酰胺-聚酰亚胺共聚物所形成的薄膜仍存在可挠性不佳的问题。因此,如何改善此类共聚物形成的薄膜的可挠性,是目前此领域技术人员亟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酰亚胺-酯-酰胺)共聚物,其可形成具有良好的可挠性、透明性及硬度的光学膜。
本发明的一种聚(酰亚胺-酯-酰胺)共聚物包括酰亚胺键、酯键以及酰胺键。酰亚胺键、酯键与酰胺键的摩尔比为40~80:10~30:5~3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中,上述酰亚胺键、酯键与酰胺键的摩尔比为50~70:15~26:12~27。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中,上述酰亚胺键、酯键与酰胺键的摩尔比为56~65:19~23:12~24。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中,上述酰亚胺键是源自于芳香族二胺单体及四羧酸二酐单体而成。四羧酸二酐单体包括含酯基基团的四羧酸二酐单体及不含酯基基团的四羧酸二酐单体中的至少一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中,上述酯键是源自于含酯基基团的四羧酸二酐单体或源自于含酯基基团的二胺单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中,上述含酯基基团的四羧酸二酐单体包括对苯二酚双(偏苯三酸酐)(Hydroquinone bis(trimellitate anhydride),TAHQ)、甲基对苯二酚双(偏苯三酸酐)(Methylhydroquinone bis(trimellitate anhydride),M-TAHQ)、甲氧基对苯二酚双(偏苯三酸酐)(Methoxyhydroquinone bis(trimellitate anhydride),MeO-TAHQ)、4,4'-双(1,3-二氧-1,3-二氢异苯并呋喃-5-基羰氧基)联苯(4,4'-bis(1,3-dioxo-1,3-dihydroisobenzofuran-5-ylcarbonyloxy)biphenyl,BP-TME)、1,4-亚环己基双(偏苯三酸酐)(1,4-cyclohexylene bis(trimellitate anhydride),TACH)、4,4'-(六氟异丙烯)二酚双(偏苯三酸酐)(4,4’-(hexafluoroisopropylidene)diphenol bis(trimellitateanhydride))、4,4'-(9-亚芴基)二酚双(偏苯三酸酐)(4,4’-(9-Fluorenylidene)diphenolbis(trimellitate anhydride),TABPFL)及乙二醇双(脱水偏苯三酸酯)(Ethylene glycolbis(anhydrotrimellitate))中的至少一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中,上述含酯基基团的二胺单体包括1,4-双(4-氨基苯甲酰氧基)苯(1,4-Bis(4-aminobenzo-yloxy)benzene,ABHQ)、对氨基苯甲酸对氨基苯酯(4-Aminophenyl-4-aminobenzoate,APAB)、对苯二甲酸二对氨基苯酯(Bis(4-aminophenyl)terephthalate,BPTP)及双(4-氨基苯基)-环己烷-1,4-二羧酸酯(Bis(4-aminophenyl)-cyclohexane-1,4-dicarboxylate)的至少一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40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