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纶包氨纶高弹纱的染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4071.1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5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伟;王家宾;邢成利;刘立强;徐琳琳;王冲;孙健;牟晓伟;孙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16 | 分类号: | D06P1/16;D06P3/85;D06P5/02;D06P5/04;D06P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涤纶 包氨纶高弹纱 染色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涤纶包氨纶高弹纱的染色方法,其步骤为:1)使用包缠机,对涤纶纤维原材料纱线和耐高温可染氨纶丝进行包缠作业;2)使用络筒机,将包缠完的纱线进行松式络筒作业;3)染色,加入去油灵助剂2g/升,升温至90度保持10分钟后排放,再入常温水,加入助剂AB酸1.5g/L,分散剂RDT 2g/L,加入分散染料0.001‑10%,升温至135度;4)还原清洗。本发明从传统的先染色后包缠改为先包缠后染色,避免了染色后包缠的速度限制,若织布上机后布面颜色不合格,可以将纱线回修,避免了纱线追加导致的成本增加和原材料浪费;实现氨纶丝上染,避免了深色面料的漏芯问题,保证纱线匀染和牢度合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染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涤纶包氨纶高弹纱的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涤纶纤维包缠氨纶丝纱线染色后所织造的面料,既具有涤纶纤维良好的挺阔性、爽滑性,又具有氨纶丝的高弹性能,近年来非常受市场欢迎。
目前,传统的涤纶包氨纶纱线染色工艺采用的是先染涤纶纤维,后包缠氨纶丝,然后进行织机织造,此种工艺存在诸多弊端:1、染色后包缠速度慢,难以及时保证织布供应;2、织布上机后若布面色NO,纱线无法回修;3、深色面料易出现漏芯疵点,导致疵布、降等等质量问题。
涤纶纤维需用分散染料在130℃-135℃的温度条件下保持30-50分钟才能实现上染,而现用的氨纶丝在这样的高温和长时间保持条件下无法保证强力和弹性恢复,因此研究一种新的涤纶包氨纶高弹纱的染色方法十分必要。
专利号CN 102733207 B公开了《涤棉混纺弹力纱做筒子纱的染色方法》,其提供了一种涤棉混纺纱做筒子纱的染色方法,该方法必须配合使用专用的低温型分散染料,局限性较大,且存在与市面常用的分散染料颜色不能完全对应匹配的问题。
专利号CN 102061635 B公开了《一种涤纶纤维染色的工艺方法》,其提供了一种低温条件(95-108℃)下实现涤纶染色的方法,但其需用专门的全充满型微压柜式染色设备,并且染色过程中需加入载体,而载体容易残留在纤维或织物中,对人和环境都有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通过引用一种新型的耐高温可染氨纶丝,配合特殊的松式密度调整工艺和染色工艺,实现涤纶包氨纶丝高弹纱的染色,解决目前先染涤纶后包缠氨纶丝的生产工艺所存在的问题,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包缠工序:使用包缠机,对涤纶纤维原材料纱线和泰光耐高温可染氨纶丝进行包缠作业,温度25℃-28℃,湿度60%-70%,络丝机车速600-800米/分,张力10-20cN,节距5-10mm;包缠机转速11000-13000转/分钟,接头长度1mm;
2)络筒工序:使用络筒机,将包缠完的纱线进行松式络筒作业,温度25℃-28℃,湿度60%-70%,控制车速450-550米/分钟,背压力1000-1300cN,密度0.22-0.4g/cm3,个重0.9-1.2kg;
3)染色工序:加入去油灵助剂1-2g/L,升温至90℃保持10分钟后排放,再入30-40℃水,加入助剂AB酸1.5g/L,分散剂RDT 1-2g/L,加入分散染料0.001-10%,按2℃/分钟的速率升温至80℃,再按1℃/分钟的速率升温至135℃,保持50分钟后排放;
4)还原清洗工序:加入保险粉3-6g/L,烧碱3-4g/L,净洗剂1g/L,升温至80℃,保持20分钟排放;再入水,加入保险粉3-6g/L,烧碱3-4g/L,净洗剂1g/L,升温至100℃,保持20分钟排放;再入水,加入P65醋酸2g/L,升温至50℃,运行15分钟排放。
所述的一种涤纶包氨纶高弹纱的染色方法,氨纶丝为耐高温可染氨纶丝。
本发明的技术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40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薏苡仁提取物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软件产品处理方法和装置、源码解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