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冰雪组合物、除冰雪袋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5122.2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5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龙;刘志胜;覃潇;于华洋;黄文珂;蔡旭;李义;尹应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3/18 | 分类号: | C09K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许庆胜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雪 组合 袋装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道路融冰雪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冰雪组合物、除冰雪袋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除冰雪组合物中,热源核心组分通过光能吸收转化提供激发热量,将放热剂的放热功效全面激发,同时通过小分子抑制剂、生物高温溶剂和助熔剂的配合,保证放热剂的持续放热的同时处于稳定分散状态,传热保温组分通过将放出热量稳定传递至冰雪表面,而保温剂防止热量向周围环境的散失,保证热量集中于冰雪位置,稳定湿度组分将融化的冰雪水吸附固定,防止水分向周围迁移后造成的二次结冰问题。通过热源核心组分、传热保温组分和稳定湿度组分的协同配合作用,实现对于局部冰雪路面的融冰雪处理,提高降雪结冰状况的道路行车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融冰雪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冰雪组合物、除冰雪袋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寒冷潮湿的季节,我国部分公路与城市道路经常遭受雨雪冰冻的灾害,当降雪较大且持续低温时,道面甚至会长时间处于被冰层覆盖的状态,降雪结冰使得路面附着系数大幅度降低,产生安全隐患。根据研究数据显示,干燥清洁的沥青路面的摩擦系数约为0.45-1,积雪结冰路面摩擦系数约为0.15-0.19。根据统计我国冬季交通事故总量中有近35%以上的事故都是由行驶道面积雪凝冰原因导致的。初春和初冬两季冷暖交变,道路表面覆盖的积雪在行车荷载和正温度的交互作用下逐渐融化,又在负温度的作用下将融化后的雪水冻结成冰层覆盖在道路表面,导致抗滑性能急剧下降,制动距离明显延长。在有冰雪覆盖的道面上行驶时,容易引起侧翻和追尾等交通事故,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率急剧上升,日交通事故指数激增。同时,大面积的冰雪覆盖会导致驾驶员长时间受到强光线反射,造成视线模糊不清,进一步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因此,冰雪天交通事故率明显增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冰雪组合物、除冰雪袋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道路因降雪结冰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除冰雪组合物,包括:热源核心组分、传热保温组分和稳定湿度组分;
所述热源核心组分包括光能吸收剂、放热剂、小分子抑制剂、生物高温溶剂和助熔剂;
所述传热保温组分包括导热剂和保温剂;
所述稳定湿度组分包括稳定剂、缓凝剂和吸湿增稠剂。
本发明除冰雪组合物中,热源核心组分通过光能吸收剂的光能吸收转化提供激发热量,将放热剂的放热功效全面激发,同时通过小分子抑制剂、生物高温溶剂和助熔剂的配合,保证放热剂的持续放热的同时处于稳定分散状态,传热保温组分通过将放出热量稳定传递至冰雪表面,而保温剂防止热量向周围环境的散失,保证热量集中于冰雪位置,稳定湿度组分将融化的冰雪水吸附固定,防止水分向周围迁移后造成的二次结冰问题。通过热源核心组分、传热保温组分和稳定湿度组分的协同配合作用,实现对于局部冰雪路面的融冰雪处理,提高降雪结冰状况的道路行车安全。
本发明除冰雪组合物具有发热属性,能够融化冰雪,吸附融化水分,减少道路冰雪融水二次结冰,简单易用,便于移动,融化效果良好,可实现对反复道路冰雪覆盖位置、潮湿阴冻位置等结冰不宜融化位置的融冰雪效果,对于我国冬季降雪地区道路的融冰雪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优选的,以质量份计,包括:所述光能吸收剂5~10份、所述放热剂8~14份、所述小分子抑制剂1~4份、所述生物高温溶剂2~6份、所述助熔剂1~3份、所述导热剂10~18份、所述保温剂6~12份、所述稳定剂3~6份、所述缓凝剂2~5份和所述吸湿增稠剂10~20份。
优选的,以质量份计,包括:所述光能吸收剂7~9份、所述放热剂10~12份、所述小分子抑制剂2~3份、所述生物高温溶剂3~5份、所述助熔剂1.5~2.4份、所述导热剂13~15份、所述保温剂8~10份、所述稳定剂4~5份、所述缓凝剂3~4份和所述吸湿增稠剂14~17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51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