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垃圾处理设备尾气处理装置及低温垃圾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5236.7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7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云汉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44;F23G7/06;F23J15/00;F23J15/02;F23J15/04;B03C3/06;B03C3/78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周春雷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垃圾处理 设备 尾气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垃圾处理设备尾气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低温分解部分、湿式除尘部分和电离除尘部分,所述低温分解部分的出烟口上设置湿式除尘部分,所述湿式除尘部分的出烟口上设置电离除尘部分,所述电离除尘部分的出气口上设置能够去除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二噁英的尾气处理机构。本发明还公开了低温垃圾处理设备,包括低温分解部分、湿式除尘部分和电离除尘部分,所述低温分解部分包括低温热解磁化炉,所述湿式除尘部分为内设有喷淋机构的除尘罐,所述外壳顶部与烟囱之间设置尾气处理机构。本发明能够有效避免目前的低温垃圾处理设备其尾气排放不符合排放标准,造成的环境污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温垃圾处理设备尾气处理装置及低温垃圾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大致分为如下几种:第一、填埋处理,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易对大气及土壤产生污染;第二、焚烧处理,耗能高,并且,焚烧后易造成二次污染。现有的用于实施焚烧方式的处理垃圾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均采用的高温分解,一般地,在850摄氏度以上,对有机物进行无氧或有氧状态下加热,使之分解。整个过程耗能高,且对处理装置的结构要求也高,无法得到广泛推广。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专利号为201621198011.6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生活垃圾处理装置,该装置使被处理的固体垃圾中的容易分解的有机物进行低温分解(断裂),分解所产生的热量用来进一步分解相对较难的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质(更大分子的物质),使上述低 温分解不间断持续下去,同时,通过进气装置对炉体内补充消解反应所需的气体,即在磁场的作用下,改变了氧化分子里面各种粒子的活动方式,大大激活了氧气的活化能,由于磁化装置及磁化空气使待处理物同时直接和间接磁化,加剧了固体垃圾中各物质里面的原子、 电子等粒子运动,降低了垃圾分子间的内聚力,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分解固体垃圾所需的能量,即整个消解过程无需提供额外的能量源,因而,更加环保、节能。然而,该装置的尾气经过检测后发现,不符合大气排放标准,无法推广使用。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出现的技术问题,专利号为201721064040.8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功能模块化尾气净化装置及生活垃圾处理装置,该装置依次通过喷淋装置、聚集氧化装置、湿式除尘装置和净气除味装置,对尾气进行处理,然而,经检测之后发现,尾气中仍然存在一氧化碳和二噁英,而如果尾气中存在一氧化碳和二噁英,仍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排放标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垃圾处理设备尾气处理装置,能够避免目前的低温垃圾处理设备其尾气排放不符合排放标准,造成的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低温垃圾处理设备尾气处理装置,包括低温分解部分、湿式除尘部分和电离除尘部分,所述低温分解部分的出烟口上设置湿式除尘部分,所述湿式除尘部分的出烟口上设置电离除尘部分,所述电离除尘部分的出气口上设置能够去除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二噁英的尾气处理机构,所述尾气处理机构包括作业箱,所述作业箱顶部设置烟囱,所述作业箱底部与所述外壳相互连通,所述作业箱上部一侧设置至少一个鼓风机,所述作业箱上部另一侧设置等离子火焰喷射器,所述等离子火焰喷射器的喷射头水平设置于所述作业箱内的出烟口下方,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上可调整角度的设置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设置于所述作业箱内,所述出风管向下倾斜设置。
所述等离子火焰喷射器的功率为10kw,所述等离子火焰喷射器的火焰末端到所述烟囱内壁上与火焰末端相对应面之间的距离大于15cm。
所述鼓风机为两个,每个鼓风机上对应设置的出风管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均为135-15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云汉,未经张云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52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