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5265.3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0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康建松;赖育辉;林岩;吴登阳;李泉;连伟琼;蔡宗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5;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位于第一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指纹识别单元;多个准直孔单元,位于指纹识别单元背离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准直孔单元包括至少一层遮光部;遮光部设置有通光孔;各遮光部的通光孔在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各通光孔所在区域形成准直孔;准直孔在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与指纹识别单元在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准直孔的侧壁设置有反射单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以实现提高指纹识别精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每个人的指纹具有唯一性和不变性,将指纹作为身份识别的技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例如在手机领域,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手机的窄边框、全面屏的要求,光学指纹识别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用户在操作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前,只需要用手指触摸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单元,就可以进行权限验证,简化了权限验证过程。然而,现有技术中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以实现提高指纹识别精度的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衬底基板;
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指纹识别单元;
多个准直孔单元,位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背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准直孔单元包括至少一层遮光部;
所述遮光部设置有通光孔;各所述遮光部的所述通光孔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各所述通光孔所在区域形成准直孔;所述准直孔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准直孔的侧壁设置有反射单元。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一第一衬底基板;
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形成多个指纹识别单元;
在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远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一侧形成多个准直孔单元;所述准直孔单元包括至少一层遮光部;所述遮光部设置有通光孔;各所述遮光部的所述通光孔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各所述通光孔所在区域形成准直孔;所述准直孔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准直孔的侧壁设置有反射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多个指纹识别单元以及多个准直孔单元,准直孔单元包括至少一层遮光部;遮光部设置有通光孔;通过各通光孔所在区域形成准直孔,且准直孔在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与指纹识别单元在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即通过各通光孔所在区域形成的准直孔引导手指指纹反射的光线入射至指纹识别单元,从而实现指纹识别,以及通过遮光部对杂散光进行阻挡,防止杂散光进入指纹识别单元,提高指纹识别精度;进一步地,通过在准直孔的侧壁设置有反射单元,通过反射单元将遮光部不能完全遮挡的部分杂散光,进行再次反射,避免了部分杂散光穿过遮光部之后入射至指纹识别单元,影响指纹识别精度的问题;和/或者,通过反射单元将手指反射的光线再次进行反射,重新作为有效光线入射至指纹识别单元,避免了部分有效光线被遮光部遮挡而使此部分有效光线不能被充分利用,从而造成指纹识别单元接收到的光线较少的问题,增加进入指纹识别单元的有效光线的强度,提高指纹识别精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52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