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烹饪及配送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5565.1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2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麦维文;宋强;麦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维文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G06Q10/08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烹饪 配送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烹饪及配送系统和方法,包括:订单服务器,用于获取订单信息并将该订单信息发送至运算服务器;运算服务器,根据订单信息生成并发送烹饪指令与配送指令;至少一个烹饪终端以及存储终端,根据接收的烹饪指令与配送指令在烹饪设备运行的同时进行配送,实现烹饪与配送的自动化并行操作。本发明通过运算服务器向烹饪终端发送烹饪指令和配送指令,实现烹饪与配送的并行操作,在满足烹饪与配送同时执行的前提下,也能够实现多用户的并行配送,对现有送餐模式中相对独立的烹饪过程与配送过程进行有效结合,显著提高外卖送餐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烹饪及外卖送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烹饪及配送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不断深入并伴随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更多年轻人毕业后涌入城市成为了都市白领,使得对工作餐的需求迅速增大。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发展的全面普及,互联网为各餐饮店提供了线上展示与服务的平台,使消费者可以在线上获取丰富的用餐信息,并能够通过线上在琳琅满目的就餐选项中完成选择与下单消费。在食品下单后由餐饮店完成配餐工作再由配送员完成取餐与送餐工作,最终将食品送达消费者手中。
然而,现有的“消费者下单—餐饮店烹饪—配送员取件—配送员配送”在实际运行中却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瓶颈,具体表现为运行过程中各环节相对独立,在时间上互不重叠,送餐时间从下单到最终送达通常大于半小时,在高峰期这一时间甚至长达一个半小时。特别是在写字楼和产业园区内,消费者相对集中,配送员数量不足,消费时间段重叠,由于高峰期大量订单在商家堆叠,用户下单后需要等待商家出餐,配送员则需要在商家出餐后才能开始配送,因此外卖的等待时间更多耗费在了商家出餐以及配送员的配送路途上。这种送餐模式由于其不确定性极大地影响白领们工作日的用餐体验以及中午的作息安排。目前即便各大外卖平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送餐路线,但从根本上这种外卖送餐方式本身的特性就决定了该缺陷始终存在。
综上所述,市场迫切需要一种解决方案,能同时满足客户与商家的需求,减少配餐送餐过程中耗费的时间,提高整个送餐过程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自动烹饪及配送系统和方法,通过将食品外卖进行自动化制作并网络化销售,并将其制作过程与配送过程同时进行,显著提高食品配送效率。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烹饪及配送系统,包括:订单服务器,用于获取订单信息并将该订单信息发送至运算服务器;运算服务器,根据订单信息生成并发送烹饪指令与配送指令至指定烹饪终端;至少一个烹饪终端,所述的烹饪终端为接收烹饪指令和配送指令的可移动的烹饪设备,所述的烹饪设备接运载设备,烹饪终端能根据接收的烹饪指令与配送指令在烹饪设备运行的同时进行配送,实现烹饪终端烹饪与配送的并行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烹饪设备为自动化烹饪设备,内置至少一种烹饪程序,能完成至少一种食品的自动化烹饪。
进一步的,所述运载设备为接收经由烹饪终端发送的配送指令的无人运载器或含驾驶员的运载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一个存储终端,所述存储终端为设置于烹饪终端中的食品存储空间,存放烹饪终端根据运算服务器下发的预烹饪指令或烹饪指令完成烹制的食品;或者为设置于预设位置的独立保温箱,存放烹饪终端根据运算服务器指令下发的预烹饪指令或烹饪指令完成烹制并配送的食品。
进一步的,所述食品存储空间为设置于烹饪设备上的食品存储箱和/或设置于运载设备上的食品存储仓。
进一步的,所述预烹饪指令为烹饪终端根据运算服务器解析订单服务器的预测订单信息生成的烹饪指定数量和/或种类食品的烹饪指令,或者为根据存储终端的食品消耗量生成的补充食品数量的烹饪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维文,未经麦维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55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