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湿循环作用下水泥基材料的变形测定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6313.0 | 申请日: | 2020-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8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杨荣伟;王利成;张津瑞;李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G01N33/3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湿 循环 作用 水泥 基材 变形 测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湿循环作用下水泥基材料的变形测定仪,包括设置在箱型水槽上的上下滑动导轨、N条等间距的试件支撑架、入水管口、出水口和N条传感器过孔;箱型水槽内固定有可以根据试件长度位置可调的试件端部支撑板,前板的外侧固定有传感器支架,传感器支架上安装有与试件轴向位置平行且高度位置可调的传感器,传感器的探头通过传感器过孔伸入至箱型水槽内与试件端部接触。本发明能够精确测定出水泥基材料在干湿循环、冻融循环作用下的轴向变形量,并通过在上、下滑动导轨上设置位置一一对应的定位凹槽和定位卡槽,从而可以根据不同长短的试件来调整试件端部支撑板的位置,另外,试件支撑架的支撑面采用V形面,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试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基材料的变形测定仪,尤其涉及一种干湿循环作用下水泥基材料的变形测定仪。
背景技术
水泥基材料作为一种最普遍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之中。而因其服役条件的特殊性以及自身组分的复杂性,其耐久性的破坏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但是目前对于水泥基材料的耐久性性能定量分析和指标选定方面还存在研究的空间。
试验表明,水泥基材料的耐久性侵蚀破坏如干湿循环、盐溶液侵蚀,冻融循环破坏等多由于材料内部的水化产物和侵蚀性离子反应或者由水泥浆材料内部孔隙水的物理化学相变而造成。而目前除微观方法外,对应的宏观分析方法和指标选取还并不完善。常规的力学性能的研究难以多维度反应其微观破坏机理,此外力学加载的离散性又对实验结果的定量分析造成干扰。另外,现有的变形测量装置要么只能测量浸泡于溶液中的水泥基材料试件的变形,要么只能测量曝露于空气中的水泥基材料试件的变形,无法同时测量干湿循环作用下的水泥基材料试件的变形。
因此准确测定水泥基材料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试件变形(及能同时测量溶液浸泡状态下和干燥状态下试件的变形)对于其耐久性研究尤为重要,而目前针对此的检测测量方法还不成熟,试验装置也还未制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干湿循环作用下水泥基材料的变形测定仪。本发明能够精确测定出水泥基材料在干湿循环、冻融循环作用下的轴向变形量,且可根据试件的尺寸进行设备调整,适应各种尺寸的试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干湿循环作用下水泥基材料的变形测定仪,包括箱型水槽,所述箱型水槽包括底板、两个侧板、前板和后板,两个侧板的顶部均设有上滑动导轨,两个侧板的内侧下方均设有下滑动导轨,所述底板上设有出水口和N条等间距的试件支撑架,所述前板上设有入水管口,所述后板上设有N条传感器过孔;所述箱型水槽内固定有试件端部支撑板,所述试件端部支撑板的两侧设有与所述上滑动导轨和下滑动导轨配合的侧翼凹槽和侧面凹槽,所述试件端部支撑板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试件支撑架配合的底部凹槽;所述试件端部支撑板上、在位于试件支撑架的上方处设有螺纹孔;所述上滑动导轨的顶面设有M个定位凹槽,所述下滑动导轨的底面设有M个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卡槽和所述定位凹槽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后板的外侧固定有传感器支架,所述传感器支架上设有N个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的两侧均设有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与第二条形孔的间隔板上设有贯通的第三条形孔,所述间隔板的位于所述第二条形孔的侧面设有自上而下的多个定位插槽,所述第三条形孔中穿过有一传感器固定螺栓,所述传感器固定螺栓自第二条形孔至第一条形孔穿过间隔板,所述第一条形孔内固定有一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探头通过所述传感器过孔伸入至所述箱型水槽内。
进一步讲,本发明所述的干湿循环作用下水泥基材料的变形测定仪,其中,
所述下滑动导轨与所述上滑动导轨的长度相同、且在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对应;所述下滑动导轨与所述上滑动导轨的长度小于箱型水槽前板与后板之间的距离,所述下滑动导轨与所述上滑动导轨的后端与所述箱型水槽的后板之间具有大于试件端部支撑板厚度的距离。
所述试件支撑架的顶面为下凹的V形面,N条传感器过孔轴线与N条等间距的试件支撑架的V形面交线平行。
所述试件端部支撑板的侧面凹槽的底面设有与所述定位卡槽配合的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63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