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气候舱集装箱的搬运装置及运输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7489.8 | 申请日: | 202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7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姜东;傅秀清;吴劼;周国栋;丁艳锋;毛江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慧瞳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P1/54 | 分类号: | B60P1/54;B60S9/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北辰联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0 | 代理人: | 卫麟 |
地址: | 2112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气候 集装箱 搬运 装置 运输 车辆 | ||
1.一种用于气候舱集装箱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装置设置在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上,包括:
液压支腿(1),其设置在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的一侧,所述液压支腿(1)在搬运气候舱集装箱下车时垂直向下伸出,所述液压支腿(1)的下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支撑在地面上;或所述液压支腿(1)在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行驶状态下向上收缩,所述液压支腿(1)的底板收缩至接近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车底的高度;
导轨(3),其设置在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的前后两侧,所述导轨(3)平行于所述气候舱集装箱的宽度方向设置;
滑块(4),其分别设置在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前后两侧的所述导轨(3)上,在搬运气候舱集装箱下车时沿导轨(3)从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的另一侧平移至接近液压支腿(1)的一侧;
液压升降吊车(5),其与所述滑块(4)固定连接,由滑块(4)带动沿导轨(3)平移,并在此过程中吊装气候舱集装箱,将气候舱集装箱搬运至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中设置液压支腿(1)的一侧,卸载下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候舱集装箱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集成座,所述集成座包括有平行于所述气候舱集装箱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平行于所述气候舱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所述导轨(3);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液压支腿(1)安装在所述开口内,在搬运气候舱集装箱下车时垂直向下伸出支撑在地面上,或在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行驶状态下向上收缩进入开口内。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气候舱集装箱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座的另一侧还设置有散热窗,所述集成座内还设置有液压泵(2),所述液压泵(2)连接所述液压支腿(1),所述液压泵(2)驱动液压介质输出动力至所述液压支腿(1),驱动所述液压支腿(1)垂直向下伸出支撑在地面上,或垂直向上收缩进入所述开口内。
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于气候舱集装箱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支腿(1)的上部与集成座的内部之间还固定连接有水平伸缩装置,所述水平伸缩装置在所述液压支腿(1)垂直向下伸出支撑在地面上的过程中沿气候舱集装箱的宽度方向水平伸出所述集成座,推动液压支腿(1)垂直支撑在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一侧的地面上;所述水平伸缩装置在所述液压支腿(1)垂直向上收缩进入所述开口的过程中沿气候舱集装箱的宽度方向水平收缩进入所述集成座内部,拉动液压支腿(1)进入所述开口内。
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气候舱集装箱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为工字形横截面的灰铸铁;
所述滑块(4)的下侧设置有向内收缩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卡接在灰铸铁中工字形横截面的凹陷部,所述连接端的外侧还设置有与滑块(4)固定连接的动力轮(41),所述动力轮(41)旋转驱动所述滑块(4)带动液压升降吊车(5)沿所述导轨(3)平移。
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气候舱集装箱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升降吊车(5)包括:
液压升降装置(52),其垂直固定在所述滑块(4)的顶面上,随同滑块(4)沿所述导轨(3)平移,所述液压升降装置(52)在搬运气候舱集装箱下车时垂直向上伸长抬高液压升降吊车(5)所吊装的气候舱集装箱,或在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行驶状态下向下缩短放下所述气候舱集装箱至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底面高度;
铁链固定装置(51),其水平设置在所述液压升降装置(52)的顶部,所述铁链固定装置(51)连接有铁链,所述铁链与气候舱集装箱连接固定,吊装所述气候舱集装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气候舱集装箱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链固定装置(51)包括一对相互连通的通孔,吊装所述气候舱集装箱的铁链穿过所述通孔,固定连接在所述液压升降吊车(5)的顶部与气候舱集装箱的底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慧瞳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慧瞳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74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