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跨协议信号的信道分配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8866.X | 申请日: | 2020-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7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何源;虞子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318 | 分类号: | H04B17/318;H04B17/345;H04B17/38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程琛 |
地址: | 10008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协议 信号 信道 分配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跨协议信号的信道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判断获知ZigBee节点传输信道被WiFi设备占用,则将ZigBee节点的信道需求发送至WiFi设备;
WiFi设备基于所述信道需求获取ZigBee节点所需的空白空间的长度,并决定是否为ZigBee节点保留空白空间;
其中,将ZigBee节点的信道需求发送至WiFi设备,具体包括:
ZigBee节点持续将ZigBee控制包发送至WiFi设备,以使控制包与WiFi的CSI序列重叠来通知WiFi设备ZigBee节点需要访问信道;
WiFi设备基于预设幅度阈值将CSI序列分为轻微抖动序列和高起伏序列,删选出高抖动序列,若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找到N个样本,则判断检测到ZigBee控制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跨协议信号的信道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判断获知ZigBee节点传输信道被WiFi设备占用,具体包括:
若判断获知检测到干扰信号,则ZigBee节点提取RSSI序列并计算干扰信号的特征,并将干扰信号的特征输入至预设的决策树模型,以判断干扰信号是否来自WiFi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跨协议信号的信道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并将干扰信号的特征输入至预设的决策树模型,以判断干扰信号是否来自WiFi设备,具体包括:
基于设备的特征数量为每个设备形成一个指纹F_i={F_1,…,F_K},其中K为特征数量;
根据k-means聚类方法,基于设备的指纹之间的曼哈顿距离区分不同的设备,若判断获知当前设备与已识别的各WiFi设备的指纹之间的曼哈顿距离的最小值大于预定义的阈值,则判断当前设备为新的WiFi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跨协议信号的信道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判断获知当前设备与已识别的各WiFi设备的指纹之间的曼哈顿距离的最小值大于预定义的阈值,则判断当前设备为新的WiFi设备,具体包括:
将ZigBee节点已识别到的WiFi设备的指纹存储在表F_table={F_1,…,F_M}中,M为WiFi设备数量;
获取当前设备I_det的指纹F_det与F_table中每个指纹之间的曼哈顿距离,得到距离集D={D_1,D_2,…,D_M};
若判断获知min(D)大于预定义的阈值D_th,则I_det被视为新的WiFi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跨协议信号的信道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WiFi设备基于所述信道需求获取ZigBee节点所需的空白空间的长度,具体包括:
WiFi设备接收到ZigBee节点的信道需求后,预留第一预设空白空间以供ZigBee节点进行数据传输;
若ZigBee节点在开始数据传输后遭受数据包丢失,则再次将ZigBee节点的信道需求发送至WiFi设备,直至ZigBee节点完成数据传输;
若WiFi设备在ZigBee节点最近一次数据传输后的第二预设时间内,未有接收到ZigBee节点的信道需求请求,则判断ZigBee节点传输结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跨协议信号的信道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判断获知ZigBee节点模块在传输过程中遭受数据包损坏或丢失,则基于最近一次数据传输时WiFi设备累积预留的空白空间长度和ZigBee控制包占用空白长度,重新估算预留第一预设空白空间的长度;
每隔第三预设时间,重新估算第一预留空白空间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88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