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易高周波熔断积层材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8967.7 | 申请日: | 2020-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9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林至逸;郑国光;黄建嘉;林家禾;吴建民;王威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芳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40 | 分类号: | B32B27/40;B32B27/08;B32B27/06;B32B7/12;B32B7/022;B32B7/027;B32B27/20;B32B33/00;B29C41/32;B29C41/30;B29L7/00;B29K7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黄超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周波 熔断 积层材 | ||
本发明关于一种易高周波熔断积层材,依序由上而下由一易高周波熔断的涂料面层、一易高周波熔断的接着层、一易高周波熔断的热可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 Urethane,TPU)基材形成叠合。藉此减少高周波熔接过程所需的能量及缩短熔接时间,有效的提高生产速度及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积层材,尤指一种易高周波熔断积层材。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知皮料之间要做部分结合皆使用车缝方式做接着,虽然以缝线方式来接合皮料有较佳的结合强度,但是使用缝线来接合皮料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而会拖延生产速度,当生产速度减慢其产能就会降低,且成本也会提高,因此亦有以接着方式进行皮料间的结合。
例如中国专利CN105818502B所揭示,一网布层,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与该第一表面相反;一第一接着层,其位于该网布层的第一表面上,该第一接着层由一热塑性树脂形成,其中该热塑性树脂为一聚氨酯接着剂,该聚氨酯接着剂为一聚氨酯糊剂及一热熔型聚氨酯树脂的混合物,其中该聚氨酯糊剂与该热熔型聚氨酯树脂的重量比例为4:1至1:1,其中该聚氨酯接着剂的固形份大于10重量%;一第一面层,其位于该第一接着层上;及一第一高固层,其位于该第一接着层及该第一面层之间,该第一高固层由一第一高分子混合物形成,该第一高分子混合物至少包含一第一高分子树脂;该第一面层由一第二高分子混合物形成,该第二高分子混合物至少包含一第二高分子树脂;该第一高分子树脂的固形份为70重量%至100重量%,且该第一高分子树脂为聚氨酯树脂,该第二高分子树脂的固形份为15重量%至60重量%,且该第二高分子树脂为聚氨酯树脂、水溶解型弹性体树脂或水分散型弹性体树脂。利用聚氨酯接着剂来作为接合。
另有中国台湾发明专利第I576241号,也揭示一种积层材,包括:一网布层,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是相对该第一表面,其中该网布层更具有复数个贯穿孔,该等贯穿孔从该网布层的第一表面贯穿至该网布层的第二表面;一第一接着层,位于该网布层的第一表面上,该第一接着层由一聚氨酯(PU)接着剂所形成;及一第一面层,位于该第一接着层上。此外,由于高周波作业具有节省人工、缩短加工时间以提高生产速度等优点。产业间也经常利用高周波来对于二个以上的积层材进行接着(黏合)。
然而,无论车缝、接着剂接合或是高周波结合,在工序作业中也会有各种裁断作业,而此种裁断,通常会利用高周波或热压等各种方式将其熔断。而前述各种积层材在高周波熔断过程中需要较大能量即电流4-5A、电压60-100V、熔断能量240~500W、熔断时间10~15秒才能切断,造成在积层材的加工堆栈过程中不易切断,使其需再耗费人力处理及时间徒增成本,因此仍有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对上述现有技术进行进一步改进。
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易高周波熔断积层材,依序由上而下是由易高周波熔断的涂料面层、易高周波熔断的接着层、易高周波熔断的热可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 Urethane,TPU)基材形成叠合,该易高周波熔断以熔断条件为电流1-4A、电压5-20V、熔断时间1-10秒、熔断功率15-80W的全部满足状态下,能够被熔断的涂料面层与接着层界定为易高周波熔断。
本发明采用该易高周波熔断的涂料面层、接着层与热可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 Urethane, TPU)基材,可减少高周波熔接过程所需之能量及缩短熔接时间,有效的提高生产速度及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层级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易高周波熔断的热可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 Urethane,TPU)基材的制作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芳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芳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89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辣木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透明式显示器的信号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