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虚拟电厂的售电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9112.6 | 申请日: | 2020-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9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叶飞;王宣元;窦迅;邵平;郭艳敏;黄文渊;刘蓁;冯树海;杨争林;龙苏岩;郑亚先;薛必克;程海花;王高琴;黄春波;徐骏;陈爱林;吕建虎;史新红;张旭;冯凯;杨辰星;冯恒;王一凡;曹晓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4;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虚拟 电厂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电厂的售电方法和装置,获取虚拟电厂中分布式能源、可中断负荷和可平移负荷各自的数量;将获取的数量输入预先构建的售电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分布式能源、可中断负荷和可平移负荷各自参与虚拟电厂的状态,以及分布式能源的有功出力、可中断负荷的中断负荷量、可平移负荷的平移负荷量;售电优化模型基于所辖配电网内的负荷需求、分布式能源和可调负荷之间的关系,并以售电公司的成交量最大为目标构建,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对电网稳定性造成的影响较小,且降低了实现削峰填谷的成本,充分利用分散式资源,将所辖配网中分散的分布式能源和可调负荷聚合为若干个外部特性的虚拟电厂,并响应调度计划,使得分散式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售电公司的成交量,具有推广性与实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电力系统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虚拟电厂的售电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配、售分离的电力市场环境下,售电竞争愈发激烈,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如何调度所辖配网内的电力资源,提高购售电收益,是售电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的关键。售电公司所辖配网中分散存在的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 electricresource,DER)和能够参与需求响应的可调负荷(dispatchable load,DL),由于交易准入和调度安全要求,部分资源无法参与到交易与调度中,导致资源的浪费。虚拟电厂(virtualpower plant,VPP)能够整合多种分布式能源参与电力市场运行,为售电公司规模化利用分布式能源和可调负荷提供了新的途径。
现有技术中售电公司的售电方法针对工业用户等大负荷用户的DR行为,基于心理学方法刻画用户对售电公司的选择行为,分析市场环境下售电公司的竞争行为特征,通过管制化和市场化的方式,激励售电公司提供多样化增值服务,提出售电公司售电策略;结合配电网发展的需求及电力体制改革的具体情况,针对用户响应市场价格和激励信息,分析用户侧负荷对平衡偏差电量的作用,制定考虑用户贡献度的用户用电合同套餐和DR合同套餐,提出售电公司购售电策略。但是上述现有技术资源利用率低,对电网稳定性造成的影响较大,且实现削峰填谷的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资源利用率低、对电网稳定性造成的影响较大及实现削峰填谷的成本高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电厂的售电方法和装置,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对电网稳定性造成的影响较小,且降低了实现削峰填谷的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电厂的售电方法,包括:
获取虚拟电厂中分布式能源、可中断负荷和可平移负荷各自的数量;
将所述虚拟电厂中分布式能源、可中断负荷和可平移负荷各自的数量输入预先构建的售电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分布式能源、可中断负荷和可平移负荷各自参与虚拟电厂的状态,以及分布式能源的有功出力、可中断负荷的中断负荷量、可平移负荷的平移负荷量;
所述售电优化模型基于所辖配电网内的负荷需求、分布式能源和可调负荷之间的关系,并以售电公司的成交量最大为目标构建。
所述售电优化模型的构建包括:
将虚拟电厂分为分布式能源和可调负荷,将可调负荷分为可中断负荷和可平移负荷;
基于虚拟电厂中分布式能源、可中断负荷和可平移负荷各自的数量以及所辖配电网内的负荷需求、分布式能源和可调负荷之间的关系,并以售电公司的成交量最大化为目标构建目标函数;
确定目标函数对应的约束条件,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售电收益约束、电力潮流约束、可中断负荷量约束、可平移负荷量约束、分布式能源出力约束、虚拟电厂调用约束、配电网运行安全约束、储能运行约束、实时市场交易约束和售电价格约束。
所述目标函数如下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91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列腺核磁超声图像配准融合方法
- 下一篇:转动型复合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