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动型复合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9239.8 | 申请日: | 2020-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57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孙飞飞;杨嘉琦;戴晓欣;唐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 复合 阻尼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动型复合阻尼器,包括左侧端板,左侧弧形板,左侧腹板,右侧端板,右侧腹板,右侧弧形板,中间弧形板,翼缘板,腹板加劲板,翼缘加劲板,摩擦阻尼材料,黏滞阻尼材料。左侧端板,左侧弧形板,左侧腹板焊接在一起,形成左侧节点。右侧端板,右侧腹板,右侧弧形板,翼缘板焊接在一起,形成右侧节点。右侧弧形板与中间弧形板之间夹有黏滞材料,中间弧形板与左侧弧形板之间夹有摩擦阻尼材料。本发明联合使用黏滞阻尼和摩擦阻尼,对两种阻尼分布设计,通过锯齿构造控制阻尼器的工作状态,使阻尼器满足小、中、大震下的抗震要求,并且与结构融合,不占用多余空间,易于安装,便于装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技术的新型耗能减震领域,具体的说是转动型复合阻尼器。
背景技术
随着装配式技术的发展,建筑结构的构件都被提出了具有易于安装,易于更换,易于施工的装配式需求,因此建筑结构的阻尼器的也需要有便于装配的需求。
此外,随着建筑结构形式的逐渐更新,其对结构的空间布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阻尼器都是外露于建筑之上的,严重的影响了美观,占据了较大的空间,使得结构布置与建筑功能需求无法匹配,因此将耗能减震装置隐藏于结构构件或者隔墙内是一个新的趋势。
通过单一类型阻尼器的设计无法同时满足结构的位移与加速度控制要求。此外单独设计的阻尼器无法同时满足结构在小震、中震、大震下的响应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转动型复合阻尼器,加工简单、成本较低的转动型复合阻尼器,通过构造措施控制阻尼器不同类型阻尼装置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在小震、中震、大震地震作用下对结构的加速度,位移响应的控制,并提供足够的阻尼力。且装置可以与结构融为一体,减少占用空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转动型复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左侧节点、右侧节点、中间弧形板、摩擦阻尼材料、黏滞阻尼材料;
所述的左侧节点,其包括左侧端板、左侧弧形板、左侧腹板、腹板加劲板;左侧腹板为弧形腹板,其直线面与左侧端板的竖向对称轴所在平面焊接连接,其圆弧面与左侧弧形板的内侧圆弧平面焊接连接,腹板加劲板位于左侧腹板两侧并焊接在左侧腹板和左侧端板之间;
所述的右侧节点,其包括右侧端板、右侧腹板、翼缘板、右侧弧形板、翼缘板加劲板、腹板加劲板;右侧腹板的一侧与右侧端板的竖向对称轴所在平面焊接连接,另一侧与右侧弧形板的外侧圆弧平面焊接连接;右侧腹板的上部和下部分别焊设翼缘板并形成H型截面,翼缘板的两端分别与右侧端板、右侧弧形板焊接连接;翼缘板加劲板设于右侧端板和翼缘板之间,腹板加劲板位于右侧腹板两侧并焊接在右侧腹板和右侧端板之间;
所述的中间弧形板,其设于左侧弧形板和右侧弧形板之间,左侧弧形板、中间弧形板、右侧弧形板通过高强度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的摩擦阻尼材料,其夹设于左侧弧形板和中间弧形板之间。
所述的黏滞阻尼材料,其夹设于中间弧形板和右侧弧形板之间。
所述的摩擦型转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弧形板为圆弧板,曲面上预开长圆孔。
所述的转动型复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腹板为一个半圆平板,直线边上两侧开有凹槽用于形成过焊孔。
所述的转动型复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弧形板为圆弧板,其弧度与左侧弧形板弧度一致,曲面上预开螺栓孔,右侧弧形板的圆弧内边缘上有锯齿。
所述的转动型复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腹板为一个长方形平板,短边一侧开有和左侧腹板弧度一致的半弧形开口,另一短边的两侧开有圆弧凹槽用来形成过焊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92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