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换向阀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9481.5 | 申请日: | 202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5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冠龙机械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4 | 分类号: | F15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饶富春 |
地址: | 3251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换向 | ||
1.一种液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阀芯、左柱塞、左弹簧、右柱塞和右弹簧;
所述壳体设有P口、T口、A口和B口,并且P口与进油管连接,T口与出油管连接,A口和B口分别与液压缸的两个油腔相连;
所述阀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并且可以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轴向往复移动,所述阀芯内设有沿轴向贯穿的阀芯通孔,所述阀芯通孔为两边大中间小的结构,所述阀芯的左端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左回油腔,所述阀芯的右端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右回油腔,所述左回油腔和右回油腔皆与T口相连通;
所述左柱塞和左弹簧位于所述壳体的左端,所述左柱塞的左端可左右滑动的配合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左柱塞的右端滑动配合在所述阀芯通孔的左端,所述左柱塞向右移动时,可推动所述阀芯向右移动;所述左弹簧一端抵在所述壳体上,另一端抵在所述左柱塞上,使所述左柱塞保持向左移动远离所述阀芯的趋势;所述左柱塞的左端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左控制腔,所述左控制与B口相连通;
所述右柱塞和右弹簧位于所述壳体的右端,所述右柱塞右端可左右滑动的配合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右柱塞的左端滑动配合在所述阀芯通孔的右端,所述右柱塞向左移动时,可推动所述阀芯向左移动;所述右弹簧一端抵在所述壳体上,另一端抵在所述右柱塞上,使所述右柱塞保持向右移动远离所述阀芯的趋势;所述右柱塞的右端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右控制腔,所述右控制腔与A口相连通;
所述阀芯的轴向移动可以控制所述A口和所述B口与P口、左回油腔和右回油腔交替连通;其中,所述阀芯处于右端位置时,所述A口与P口连通,所述B口与左回油腔连通,所述阀芯处于左端位置时,所述B口与P口连通,所述A口与右回油腔连通;
当所述阀芯处于右端位置,所述A口的压力上升到右弹簧的设定压力时,右控制腔的压力推动右柱塞向左移动,进而推动所述阀芯相对于所述壳体向左移动,使B口与P口连通且A口与右回油腔连通,右回油腔内的回油背压使所述阀芯保持在左端位置;当所述阀芯处于左端位置,所述B口的压力上升到左弹簧的设定压力时,左控制腔的压力推动左柱塞向右移动,进而推动所述阀芯相对于所述壳体向右移动,使A口与P口连通且B口与左回油腔连通,左回油腔内的回油背压使所述阀芯保持在右端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
所述第一油路的一端与左回油腔连通,另一端与T口连通;所述第二油路的一端与右回油腔连通,另一端与T口连通;所述第三油路的一端与所述左控制腔连通,另一端与B口连通;所述第四油路的一端与所述右控制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A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上设有第一节流孔,所述第二油路上设有第二节流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上设有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所述第一油孔一端与左回油腔连通,另一端与B口选择连通,所述第二油孔一端与右回油腔连通,另一端与A口选择连通,所述阀芯的中部设有环形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用以控制P口与A口或B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上设有用以连通所述阀芯通孔和所述左回油腔的第三油孔。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阀芯之间并沿轴向布设的环形槽,与所述P口保持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阀芯之间并沿轴向布设的环形槽,所述第二连接槽一端与B口保持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槽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油孔选择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三连接槽;所述第三连接槽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阀芯之间并沿轴向布设的环形槽,所述第三连接槽一端与A口保持连通,所述第三连接槽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油孔选择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采用分体式结构,两端分别为可拆卸的端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冠龙机械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冠龙机械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948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