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纤格栅涂层材料及玻纤格栅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9808.9 | 申请日: | 202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6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亮;孙文圃;张高望;李永和;杨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N3/04 | 分类号: | D06N3/04;D06N3/00;D06M13/50;D06B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郭瑶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格栅 涂层 材料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纤格栅涂层材料及玻纤格栅的处理方法,玻纤格栅涂层材料,由以下原料制成:阴离子型乳化沥青、阴离子型丙烯酸酯乳液、羧甲基纤维素钠,其中乳化沥青与丙烯酸酯乳液的质量比为2:1,羧甲基纤维素钠含量为复配乳液的0.15%。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该涂层材料处理玻纤格栅的工艺,具体为:将经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玻纤格栅浸泡于50℃的上述涂层乳液中5min,然后取出玻纤格栅,在90℃下烘干6min,制得涂层处理的玻纤格栅。本发明提出的玻纤格栅涂层材料可以有效地改善玻纤格栅的玻璃脆性,使玻纤格栅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耐久性、抗施工损伤性,将其应用于反射裂缝防治时,具有良好的抗反射裂缝效果。可以广泛地应用于路用玻纤格栅的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路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纤格栅涂层材料及玻纤格栅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由于半刚性材料固有的特性会不可避免的出现温缩、干缩等开裂,在行车荷载和温度应力的作用下,裂缝沿着沥青层向上发展,在面层顶部形成与基层裂缝对应的反射裂缝。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裂缝不断发展,破坏了路面的整体性,使路面出现各种病害,降低路面的服务年限,缩短养护的间隔时间,增加道路的养护成本。
防治反射裂缝的措施有很多种,其中玻纤格栅弹性模量高、断裂延伸率小,可以有效地抵抗路面中的开裂应力和变形,延缓开裂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抵抗各种化学、物理腐蚀;经涂层处理后与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够形成一个整体;并且成本低、生产容易、施工便利、适用性广,是一种常用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防裂措施。但是,目前所采用的涂层材料(如丁苯乳液)仍有一定缺陷,不能针对性地解决道路所面临的问题,比如玻纤格栅的抗施工损伤性较差,容易被车轮带起打折;抵抗温度型反射裂缝的效果不及抵抗荷载型反射裂缝的;并且涂层处理玻纤格栅的工艺效率较低,生产不够高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纤格栅涂层材料及玻纤格栅的处理方法,该涂层材料可以使得玻纤格栅具有良好的抗拉性、抗折性、耐久性、抗施工损伤性,将其应用于反射裂缝防治时,具有良好的层间粘结性和抗反射裂缝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玻纤格栅涂层材料,包括乳化沥青、水性丙烯酸酯乳液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乳化沥青和水性丙烯酸酯乳液的质量比为(3.5~4):1,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为乳化沥青和水性丙烯酸酯乳液质量之和的0.15%~0.2%。
进一步的,乳化沥青为阴离子型乳化沥青,水性丙烯酸酯乳液为阴离子型乳化沥青。
进一步的,乳化沥青和水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固含量均≥50%。
一种玻纤格栅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乳化沥青和水性丙烯酸酯乳液按照质量比为(3.5~4):1的比例混合,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得到混合乳液,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为乳化沥青和水性丙烯酸酯乳液的质量之和的0.15%~0.2%;在40℃~50℃下保温1h~2h,然后剪切搅拌混合乳液,使其混合均匀,得到复合涂层乳液;
步骤2:编织玻纤格栅,将编织好的玻纤格栅置于硅烷偶联剂中浸泡,使玻纤格栅表面附着一层硅烷偶联剂,然后取出玻纤格栅,并烘干;
步骤3:将步骤1制备的复合涂层乳液加热至50℃以上,并保持温度恒定;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玻纤格栅置于加热后的复合涂层乳液中浸泡,使玻纤格栅表面覆盖一层复合涂层乳液;
步骤4:将经步骤3处理后的玻纤格栅烘干,制得带有涂层的玻纤格栅。
进一步的,步骤2中,玻纤格栅采用500tex~600tex的玻璃纤维纱进行编织,经向采用3-5束玻璃纤维纱,纬向采用2-3束玻璃纤维纱,编织的玻纤格栅形成2.5cm×2.5cm~3.5cm×3.5cm的方格。
进一步的,步骤2中,玻纤格栅的经向玻璃纤维与纬向玻璃纤维交叉处粘结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98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