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子芯的制造装置和转子芯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9821.4 | 申请日: | 202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5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昇埈;植松秀俊;舟久保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5/03 | 分类号: | H02K15/03;H02K15/12;H02K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制造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注入树脂材料时磁体移动而在其端部产生损伤的转子芯的制造装置和转子芯的制造方法。该转子芯的制造装置包括:第1模具(7),其具有供在磁体插入孔(2c)插入有磁体(3)的层叠铁芯(2)嵌合并且对层叠铁芯(2)进行保持的嵌合凹部(7a);第2模具(8),其与第1模具(7)接合,并与第1模具(7)一起对层叠铁芯(2)合模并且对层叠铁芯(2)进行密封;树脂注入部(9),其设于第2模具(8),使用成形机向磁体插入孔(2c)注入树脂材料(4);以及磁体定位保持机构(11),其在层叠铁芯(2)嵌合于第1模具(7)的嵌合凹部(7a)的状态下对磁体(3)进行定位保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子芯的制造装置和转子芯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如图1所示,对于IPM型转子芯(嵌入磁体型转子芯)1而言,其构成为包括:将对电磁钢板进行冲裁加工而形成的多个芯构件(薄板状构件)层叠而获得的层叠铁芯2、插入并且容纳于从层叠铁芯2的轴线O1方向一端部2a贯通至另一端部2b而形成的磁体插入孔2c的永磁体3、以及向磁体插入孔2c注入而将永磁体3埋设固定的树脂材料4。
例如,如图2所示,对于SPM型转子芯(表面磁体型转子芯)5而言,其构成为包括:层叠铁芯2、在层叠铁芯2的外周面侧沿着周向以等间隔配置的永磁体3、与永磁体3一起围绕并且覆盖层叠铁芯2的圆筒状的外壳构件6、以及向外壳构件6与层叠铁芯2之间注入而将永磁体3埋设固定的树脂材料4。
另外,在层叠铁芯2设有从其轴线O1上的一端部2a贯通至另一端部2b而形成的、用于嵌入转子的轴的中心孔(轴孔)2d。
另一方面,例如,如图8所示,作为转子芯1、5的制造装置,其构成为包括:第1模具7,其具有使在磁体插入孔2c插入并且安装有永磁体3的层叠铁芯2(或者安装有永磁体3和外壳构件6的层叠铁芯5)在轴线O1方向上嵌合并且对该层叠铁芯进行保持的嵌合凹部7a;第2模具8,其与第1模具7接合,并且与第1模具7一起在模腔内对层叠铁芯2进行合模/密封;以及树脂注入部9,其设于第2模具8(或者第1模具7),用于向模腔内的层叠铁芯2的磁体插入孔2c(或者外壳构件6与层叠铁芯2之间)注入树脂材料4(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第1模具7一体地具备在使层叠铁芯2嵌合于嵌合凹部7a时用于向层叠铁芯2的中心孔(轴孔)2d嵌入而对层叠铁芯2进行定位保持的芯棒10。
如图8、图9所示,制造转子芯1、5时,在将第1模具7与第2模具8合模而对层叠铁芯2进行了密封之后,如图10所示,使用注射成型机,自树脂注入部9向磁体插入孔2c(或者外壳构件6与层叠铁芯2之间)注入树脂材料4。如图11所示,在适当时刻对第1模具7、第2模具8进行开模,而将转子芯1(5)脱模并且取出。由此,制造利用树脂材料4将永磁体3埋设固定而成的转子芯1(5)。
专利文献1:再公表WO2016/1472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在上述现有的转子芯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中,在向磁体插入孔2c的内部注射树脂材料4时,磁体3由于注射压而运动,而使磁体3的一端部3a与模具面7b发生碰触(撞击),从而可能在磁体3产生裂纹等损伤。
因此,期望一种防止磁体3在树脂材料4的注射压的作用下与模具面7b撞击而在磁体3产生损伤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发那科株式会社,未经发那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98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