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分布式环境的签名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0026.7 | 申请日: | 202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4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钱晟龙;许増伟;王万飞;杨松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嗨学网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郭鑫 |
地址: | 1001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分布式 环境 签名 验证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分布式环境的签名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令牌客户端接收到顶级域名的访问请求;向令牌服务端发送第一令牌和第二令牌,第一令牌和第二令牌均存储在令牌客户端的顶级域名的小型文本文件中,令牌服务端集成了软件开发工具包,令牌服务端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包自动续期第二令牌;令牌服务端根据第一令牌和第二令牌进行签名验证,因此当我们访问顶级域名的时候两个令牌都会被发送到令牌服务端,所以实现了单点登录,令牌服务端集成了软件开发工具包即每一个令牌服务端端集成了软件开发工具包,软件开发工具包会在令牌服务端经过一系列逻辑后,自动续期第二令牌且前端无感,令牌服务端根据第一令牌和第二令牌进行签名验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分布式环境的签名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单体服务端应用服务,会使用JSESSIONID做为超文本传输协议应用的令牌,在应用的内存当中保存会话的上下文信息,以此来保存用户已经获得认证的信息,每一个请求都会带着这个令牌来访问服务器。在分布式的环境中,需要将令牌对应的上下文信息中心化存储或者将令牌发送到正确的服务器才根据令牌获得用户的认证上下文信息,而后者因为服务器有承受不了压力、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为了保障服务的可用性,一般不会在分布式环境当中使用;前者又需要将令牌传递给中心化存储服务器以获得上下文信息,因而会多一次输入输出请求流程。随着分布式系统的扩展,多后台服务器,多域名成为常态。目前市面上最为成熟的应对多域名的单点登录认证方案其中之一遍是耶鲁大学开源的CAS项目。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CAS项目的流程一共有6个步骤,有重定向、有指定服务,临时ticket传递、有后台有状态ticket的验证,整个流程步骤比较多。倘若我们的应用是单页的前后端分离应用,前端和后端仅通过请求跨域进行访问,在重定向这一步会卡住,无法做到在前端无感知的情况下跨域名的单点登录认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分布式环境的签名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分布式环境的签名验证方法,包括:
令牌客户端接收到顶级域名的访问请求;
令牌客户端向令牌服务端发送第一令牌和第二令牌,第一令牌和第二令牌均存储在令牌客户端的顶级域名的小型文本文件中,令牌服务端集成了软件开发工具包,令牌服务端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包自动续期第二令牌;
令牌服务端根据第一令牌和第二令牌进行签名验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令牌使用签名和验证签名的非对称加密算法;
令牌服务端接收到第一令牌和第二令牌后,验证签名是否合法,若签名合法,信任第一令牌所包含的信息;
令牌客户端向中心服务器发送第一令牌和第二令牌后,中心服务器的第二令牌用于换取第一令牌、撤销第二令牌或更新第二令牌,换取第一令牌、撤销第二令牌或更新第二令牌后,将换取后的第一令牌和更新后的第二令牌存储在令牌客户端的顶级域名的小型文本文件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存储换取后的第一令牌和更新后的第二令牌在小型文本文件中后,小型文本文件中的最大时龄属性设置为负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中间人攻击时,小型文本文件采用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加密,新的小型文本文件生成后,设置安全属性为真;
跨站脚本攻击时,新的小型文本文件生成后,设置仅超文本传输协议属性为真;
跨站点请求伪造,访问安全系数高的接口时,双重提交小型文本文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中令牌服务端根据第一令牌和第二令牌进行签名验证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嗨学网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嗨学网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00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