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射击训练方舱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0554.2 | 申请日: | 202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6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袁沂滨;张军;杨国平;彭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公安学院 |
主分类号: | F41A33/00 | 分类号: | F41A33/00;F41J11/02;F41J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董磊 |
地址: | 2001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射击 训练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射击训练方舱,包括:舱体,舱体包括两侧的侧板,以及连接在两块侧板侧端之间的人脸识别舱门;舱体内设置有摄像装置、显示屏、弹箱以及控制装置。训练方舱的使用方法:人脸识别舱门识别训练人员的身份,控制装置控制人脸识别舱门打开,并控制弹箱发放一定数量的子弹;摄像装置实时监控当前训练人员的射击动作,并进行记录保存,显示屏显示当前训练人员的训练成绩;通过弹箱收集使用后的弹壳,控制装置控制人脸识别舱门打开。该舱体三面封闭,具有独立的空间,能够完成训练人员的射击训练,安全性能更高,且能够及时的展示训练人员的射击成果、捕捉训练人员的射击动作等,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击训练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智能射击训练方舱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射击训练是军训体系中基础性、常态化的训练项目,也是警校、军校等学生、军人必修的专业技能。现有的警校、军校等射击课程主要包括25米立姿无依托精度固定射击和15米站、跪姿快速、固定射击两项基本练习,教学用枪支基本使用的是“92式手枪”。射击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偏重静态的基础性射击训练,以及保证实弹射击时的安全性。
现有的射击训练通常是无阻挡训练,或在训练人员的侧方设置隔板,起到保护的作用,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便于观察、机动性好,实弹射击能根据不同训练科目,迅速移动防弹隔板,调整射击距离。
但是,现有的射击训练无保护措施或保护范围较小,安全性能偏低,且无法及时有效的了解训练人员的训练成果、射击动作,无法及时对训练人员进行动作纠偏和成绩分析等,因此,急需一种安全性能较高,且能够及时展示射击成果、捕捉射击动作,从而便于对训练人员进行动作纠错以及成绩分析的具有独立空间的射击训练方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射击训练方舱,该舱体三面封闭,具有独立的空间,能够完成训练人员的射击训练,安全性能更高;一种智能射击训练方舱的使用方法,能够及时的展示训练人员的射击成果、捕捉训练人员的射击动作等,从而便于对训练人员进行动作纠错以及成绩分析,且能够使训练教学全程留痕、成绩全量采集,有利于后续进行查看、总结、分析等,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射击训练方舱,包括:
舱体,所述舱体包括两侧的侧板,以及连接在两块所述侧板侧端之间的人脸识别舱门,使所述舱体构成一个三面封闭一面敞开的结构,所述舱体的敞开一面用于训练人员向前进行射击训练;
其中,所述人脸识别舱门在开启与关闭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舱体内设置有摄像装置、显示屏、弹箱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摄像装置、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弹箱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当训练进行前,所述人脸识别舱门识别训练人员的身份,所述控制装置控制人脸识别舱门打开,并控制所述弹箱发放一定数量的子弹,在训练人员进入所述舱体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人脸识别舱门关闭;
当训练进行时,所述摄像装置实时监控当前训练人员的射击动作,并进行记录保存,所述显示屏显示当前训练人员的训练成绩;
当训练结束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人脸识别舱门打开。
通过两侧的侧板,以及连接在两块侧板侧端之间的人脸识别舱门构成一个三面封闭一面敞开的舱体,舱体的敞开一面用于训练人员向前进行射击训练,安全性能更高,能够有效的避免训练人员涉及失误,伤到他人;通过在舱体内设置摄像装置、显示屏、弹箱以及控制装置,能够及时的展示训练人员的射击成果、捕捉训练人员的射击动作等,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侧板的内壁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面设置有矩形槽,且所述横板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横板垂直的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一端卡在所述矩形槽内,并与所述矩形槽的侧壁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公安学院,未经上海公安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05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滚珠轴承半自动组装的钢珠摆位机构
- 下一篇:一种全集成高侧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