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细粒土质砂的地震液化判别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0773.0 | 申请日: | 202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7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兵;张立乾;郭宏云;王新波;孙崇华;吴星;孟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温子云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细粒 土质 地震 液化 判别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细粒土质砂的地震液化判别方法和装置。该方法为:获得待判别细粒土质砂中细粒土的塑性指数;如果塑性指数大于或等于设定阈值,则粘粒含量以实际含量代入液化判别公式进行液化判别,而当塑性指数小于设定阈值时,以3%作为粘粒含量代入液化判别公式进行液化判别。使用本发明能够提高细粒土质砂液化判别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勘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细粒土质砂的地震液化判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地基土液化的判别方法,国内外有数十种,比较成熟的已经列入国内外各类规范的也有十几种,《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推荐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
标准贯入临界击数判别法是我国研究工作者根据邢台地震(1966年)、通海地震(1970年)、海城地震(1975年)、唐山地震(1976年)及国外大地震的资料和室内液化试验的研究成果确定的,是基于实际地震时液化调查而建立的判别方法,被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所采用,是我国目前最常用的液化判别方法之一。
抗震规范先根据饱和砂土及粉土的地质年代、粘粒含量、上覆非液化土层深度及地下水位等条件进行初判,饱和的砂土或粉土(不含黄土),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初步判别为不液化或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1)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时,7、8度时可判为不液化。
(2)粉土的粘粒(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百分率,7度8度和9度分别不小于10、13、和16时,可判为不液化。
(3)天然地基的建筑,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du>d0+db-2
dw>d0+db-3
du+dw>1.5d0+2db-4.5
式中:
dw——地下水位深度(m),宜按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采用,也可按近期内年最高水位采用;
du——上覆盖非液化土层厚度(m),计算时宜将淤泥和淤泥质土层扣除;
db——基础埋置深度(m),不超过2m时应采用2m;
d0——液化土特征深度(m),可查表实现。
初判为可能液化时再进行进一步判别,抗震规范进一步判别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法。
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法时,可以从现场获得标准贯入锤击数测量值,然后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Ncr进行比较,如果测量值大于临界值,则判定为非液化,否则判定为液化。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Ncr的计算方式为:
式中:
Ncr——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N0——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可查表获得;
ds——饱和土标准贯入点深度(m);可通过现场测量获得;
ρc——粘粒含量百分率,当小于3%或为砂土时,应采用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07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