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适应多种频率的语音录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2691.X | 申请日: | 2020-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2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蒲瑶;沈彬彬;赵茂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强时代(珠海横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2 | 分类号: | G10L15/22;G10L15/02;G10L15/14;G10L21/0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快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87 | 代理人: | 孙婷婷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多种 频率 语音 录入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语音录入系统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适应多种频率的语音录入系统,包括语音采集单元、语音预处理单元、单片机以及存储单元,所述语音采集单元与语音处理单元串口连接,所述语音预处理单元与单片机串口连接,所单片机还与存储单元串口连接。该可适应多种频率的语音录入系统,通过FIR数字滤波器的使用以及设计步骤,在处理多频率语音信号时,滤除了高频噪声和多频杂音,达到了抗混叠的目的,保障后期语音识别的高准确性,并且经过滤波后的信号基本上保持原样,并在滤波后的信号出现了时延,基本将原输入的有用连续信号恢复,使得后信号的延时得到有效的降低,提高了语音录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语音录入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适应多种频率的语音录入系统。
背景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也称为自动语音识别(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其目的是将人类的语音中的词汇内容转换为计算机可读的输入,语音识别技术涉及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概率论和信息论、发声机理和听觉机理、人工智能等领域,作为人机交互的关键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在呼叫中心、电信增值、企业信息化系统、智能机器人、智能外呼、智能车载等应用系统中有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语音录入系统试整个语音识别技术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它是语音识别技术的主要依据支撑,然而,现有的语音录入系统在录入多频率语音时,常规滤波器很难精确的滤除了多频杂音和高频噪声,导致录音混叠,影响后期识别的准确率,且由于多频语音的情况,在语音识别单元中提取的语音信号参数准确率不高,同样影响后期语音识别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适应多种频率的语音录入系统,具备保障后期语音识别的准确性高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适应多种频率的语音录入系统,包括语音采集单元、语音预处理单元、单片机以及存储单元,所述语音采集单元与语音处理单元串口连接,所述语音预处理单元与单片机串口连接,所单片机还与存储单元串口连接;
其中,所述语音采集单元中设置语音采集模块,语音采集模块外连接语音输入终端,包括麦克风;
所述语音预处理单元包括音频输入模块、语音放大模块、抗混叠滤波模块、语音识别模块、特征提取模块;。
优选的,所述特征提取模块基于matlab程序来提取基音频率的语音信号,语音特征提取的步骤如下:
a、输入序列,求语音信号的相关序列,并在求取过程中限定最大值的范围,同时添加一个极小数,防止被零整除;
b、求第一周期的极大值点;
c、根据存储单元中的模板库信息,对比语音特点,筛选出最大值点;
d、根据该最大值点的位置得到语音频率。
优选的,所述抗混叠滤波器为FIR数字滤波器,其设计步骤如下:
S1、建立一个目标信号,并储存到存储单元中,在设计一个滤波器之前,先根据工程实际的需要确定滤波器的技术指标,即指标的形式一般在频域中给出幅度和相位响应;
S2、在确定了技术指标后,建立一个目标的数字滤波器模型之后,利用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设计出一个实际滤波器模型来逼近给定的目标信号;
S3、得到以差分或系统函数或冲激响应滤波器,从而分析其频率特性和相位特性,以验证设计结果是否满足指标要求,或者利用单片机仿真实现设计的滤波器,再分析滤波结果来判断;
S4、用窗函数设计法,根据过渡带带宽及阻带最小衰减,选择窗型,并估计窗口长度N,理想抗混叠滤波器的幅度谱值通带内为1,阻带内为0,缺少过渡带带宽及阻带最小衰减限制。
优选的,所述语音识别采用HMM模型,语音预处理单元还设有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强时代(珠海横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普强时代(珠海横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26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