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温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3060.X | 申请日: | 2020-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7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琥石;林伟龙;黄向军;陈洁;金星伊;罗晓春;张盈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5/18 | 分类号: | G01J5/18;G01K13/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杨媛媛 |
地址: | 53002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温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温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测温装置和客户端;所述测温装置包括红外线测温模块、单片机和通信模块;所述红外线测温模块用于采集人体的温度信号;所述红外线测温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通信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通信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客户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用于将所述温度信号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发送至所述客户端进行存储和监控。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体温监测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对体温的远程监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温监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体温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体温是人体基本生理指标之一,一直以来都为鉴别临床疾病和判定生命体征提供了重要的根据。准确的体温检测对于掌握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水银温度计需要与身体长时间接触才能得到体温结果,存在操作不便、读数困难,易产生交叉感染等问题。近几年来红外非接触式体温检测技术发展迅速,但是还不能实现远程监控,且缺乏数据存储功能,采集的数据面临着一个二次录入的问题。可见,现有技术还无法实现对体温的远程监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温监测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对体温的远程监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体温监测系统,包括:测温装置和客户端;
所述测温装置包括红外线测温模块、单片机和通信模块;
所述红外线测温模块用于采集人体的温度信号;
所述红外线测温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通信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通信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客户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单片机用于将所述温度信号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发送至所述客户端进行存储和监控。
可选的,还包括报警器;
所述报警器与所述单片机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单片机还用于当所述温度信号超过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报警器进行报警。
可选的,还包括显示器;
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单片机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单片机还用于控制所述显示器显示所述温度信号。
可选的,所述红外线测温模块为非接触式红外体温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非接触式红外体温传感器的型号为MLX90614。
可选的,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STC12C5A60S2。
可选的,所述通信模块为ESP8266 WIFI模块。
可选的,所述ESP8266 WIFI模块搭载ESP8266EX无线射频芯片。
可选的,所述客户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体温监测系统,通过将采集的温度信号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发送至所述客户端。通过客户端远程监控人体的温度信号,并可以实时存储人体的温度信号,避免了人体温度信号的二次录入问题,进而实现体温的远程监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体温监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医科大学,未经广西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30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面式电路板上锡机
- 下一篇:一种受丹参调节的血管壁修复相关的蛋白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