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韧性耐老化安全鞋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3807.1 | 申请日: | 202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0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邵良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健步鞋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3/00 | 分类号: | A43B3/00;A43B13/04;A43B13/14;B29D3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乔志员 |
地址: | 225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韧性 老化 安全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韧性耐老化安全鞋。所述安全鞋的鞋底材料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40‑50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20‑25份,防老剂3‑5份,增韧剂4‑8份,发泡剂3‑5份,交联剂0.3‑0.5份,氧化锌1‑2份。本发明采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作为主料,防老剂采用N‑(1,3二甲基丁基)‑Nˊ‑苯基对苯二胺和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磷酸单乙酯)镍的混合物,能显著增强材料的防老化性能,增韧剂采用乙烯‑α‑辛烯共聚物和季戊四醇的混合物,制备的鞋底材料韧性高,耐老化,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装材料研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韧性耐老化安全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安全鞋是安全类鞋和防护类鞋的统称,一般指在不同工作场合穿用的具有保护脚部及腿部免受可预见的伤害的鞋类。安全鞋材质一般为高分子材料,常受阳光、水、温度和机械应力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发生外观变色发黄、变硬发脆、变软发粘、强度和弹性消失等老化失效问题,使高分子材料性能下降、寿命减短。高分子材料制品导致老化的因素不仅有热、氧、光、水分,可能还有周期性负载、冻融循环等,总体来说,老化的各种影响因素可被归纳为外因、内因两大类:高分子材料的内部分子结构,极大程度上决定了该材料的耐老化性能,支链、双键以及规整度等分子结构,选用不当的添加剂,有害杂质等都可能成为促使高分子材料老化的原因;外因是指高分子材料使用中所面对的化学、物理以及生物等外界因素,同一种材料在不同的贮存或使用环境下,其性能劣化的差异非常大,不同材料在相同环境下,其老化行为也会大相径庭,因此,虽外部因素对高分子材料使用寿命的影响非常大,但外因是通过促成和促进高分子材料内部化学键的断裂,从而引起老化的发生和发展。
高分子材料的防老化措施主要是在材料制备过程中,加入光稳定剂、抗氧剂、热稳定剂、抗疲劳稳定剂、抗臭氧剂等防老剂,但是,这些防老剂只能抵抗一种环境作用下的老化,入光稳定剂抵抗由于光照导致的老化,热稳定剂抵抗由于在热环境中导致的老化。加入防老剂,改变了材料的分子结构,常常使得制备的安全鞋产品韧性下降,耐油性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韧性耐老化安全鞋。
一种高韧性耐老化安全鞋,包括鞋底材料和鞋面材料,所述鞋底材料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40-50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20-25份,防老剂3-5份,增韧剂4-8份,发泡剂3-5份,交联剂0.3-0.5份,氧化锌1-2份。
所述防老剂为N-(1,3二甲基丁基)-Nˊ-苯基对苯二胺和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磷酸单乙酯)镍按照质量比3:1混合的混合物。
所述增韧剂为乙烯-α-辛烯共聚物和季戊四醇按照质量比1:2混合的混合物。
所述发泡剂为发泡剂AC、发泡剂ACDC、发泡剂H、偶氮二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鞋底材料原料还包括铈硅磷灰石3-10份。
所述交联剂为交联剂DCP、3,4-二甲基-3,4-二苯基己烷、二烯丙基甲代烯丙基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高韧性耐老化安全鞋鞋底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送入密炼机中,在120-140℃,80-120rpm条件下熔融共混15-20min;
(2)将步骤(1)制备的物料送入开炼机,将开炼机加热至80-90℃,然后加入防老剂,增韧剂,发泡剂,交联剂,氧化锌进行开炼拉片,切片制成片材;
(4)将片材放入模具中,在150-170℃,12-15MPa条件下模压发泡8-10min,然后泄压得到鞋底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健步鞋业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健步鞋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38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