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质碳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3969.5 | 申请日: | 202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5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敏世雄;王芳;刘剑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24 | 分类号: | C04B35/524;C04B35/622;C04B38/00;C04B41/91;H01G11/34;H01G11/44 |
代理公司: | 宁夏合天律师事务所 64103 | 代理人: | 孙彦虎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质碳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生物质碳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木质素含量为10%~20%的生物质切割成预定厚度、预定形状的生物质薄片,并固定压制在两块定型模具之间,然后将生物质薄片干燥,干燥后的生物质薄片首先在150 ℃~350 ℃的温度下预碳化2 h~15 h,预碳化后的生物质薄片在750 ℃~1050 ℃温度下深度碳化0.5 h~5 h,深度碳化后的生物质薄片冷却后,依次经至少一次盐酸酸洗、至少一次醇洗和至少一次水洗后,烘干,得到生物质碳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碳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将木质素含量为10%~20%的生物质切割成预定厚度、预定形状的生物质薄片;
S2. 将所述生物质薄片用去离子水冲洗若干次后,固定压制在两块定型模具之间,干燥,得到干燥生物质薄片;
S3. 将所述干燥生物质薄片在150 ℃~350 ℃的温度下预碳化2 h~15 h,得到预碳化生物质薄片;
S4. 将所述预碳化生物质薄片在750 ℃~1050 ℃温度下,惰性气体氛围中,深度碳化0.5 h~5 h,冷却,得到粗生物质碳膜;
S5. 所述粗生物质碳膜首先用稀盐酸超声洗涤若干分钟,然后用乙醇或甲醇超声洗涤若干分钟,接着用大量去离子水超声洗涤,最后干燥,制备生物质碳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碳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模具为刚玉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碳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素含量为10%~20%的生物质”为萝卜或莴笋。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碳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薄片的厚度为0.5 mm~1 mm。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碳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对干燥生物质薄片进行预碳化过程中,以5±2 ℃·min-1的升温速率将温度升高至150 ℃~350 ℃。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碳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对预碳化生物质薄片进行深度碳化的过程中,以5±2 ℃·min-1的升温速率将温度升高至750 ℃~1050℃。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碳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1. 将萝卜或莴笋沿垂直生长方向切割成厚度为1mm的、预定直径的圆形薄片,制备萝卜基或莴笋基生物质薄片;
S21. 将所述生物质薄片用去离子水冲洗若干次后,固定压制在两块刚玉板之间,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含水率≤5%的干燥生物质薄片;
S31. 将压制在两块刚玉板之间的所述干燥生物质薄片转移至马弗炉中,以5±2 ℃·min-1的升温速率将马弗炉内温度升高至260 ℃,并在260 ℃温度下保持6 h,降温至室温,得到具有宏观结构的中间体预碳化生物质薄片;
S41. 将压制在两块刚玉板之间的预碳化生物质薄片转移至管式炉中,在流速为40 mL·min-1的氮气气氛保护下,以5±2 ℃·min-1升温速率将管式炉内温度升高至1000 ℃,并在1000 ℃温度下保持2 h,在氮气氛围下,冷却至室温,得到粗生物质碳膜;
S51. 将所述粗生物质碳膜首先用2 mol/L的稀盐酸超声洗涤30 min,然后用乙醇超声洗涤若干次,接着用去离子水超声洗涤至中性,最后在60 ℃的真空烘箱中干燥12 h,即制得生物质碳膜。
9.一种生物质碳膜,其特征在于,由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生物质碳膜的制备方法制备所得。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物质碳膜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民族大学,未经北方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396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协同模型预测控制的多微网能量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建筑同层排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