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O-OFDM传输系统非线性损伤补偿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4455.1 | 申请日: | 202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5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晶晶;于宏光;张立人;杜勇涛;孔晓艺;颜正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61 | 分类号: | H04B10/61;H04B10/2543;H04B10/5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黄海丽 |
地址: | 250358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 ofdm 传输 系统 非线性 损伤 补偿 方法 | ||
1.一种CO-OFDM传输系统非线性损伤补偿系统,其特征是,包括:
依次连接的射频OFDM发射机、光I/O调制器、光纤链路、光相干检测器和射频OFDM接收机;所述光纤链路上间隔设有若干个OPC光相位共轭装置;
所述射频OFDM发射机对要发射的信号进行调制映射,将调制映射后的信号发送给光I/O调制器;光I/O调制器对接收到的信号由电信号转换为OFDM光信号,并将OFDM光信号发射给光纤链路;
光纤链路中的每个OPC光相位共轭装置对信号进行耦合,并通过高非线性光纤HNLF而产生相反的信号,从而补偿光纤链路的非线性损伤;
光纤链路将输出信号发送给光相干检测器;光相干检测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由光信号解调为电信号,并将解调后的电信号发送给射频OFDM接收机;射频OFDM接收机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还原;
OPC光相位共轭装置,传输经过全部光纤长度一半的信号ETx通过第一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放大之后,采用第一带通滤波器BPF进行滤波;第一带通滤波器BPF的输出信号Esig与通过第二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放大之后的波长为λ2=1552nm的泵浦信号Epump进行耦合;再将耦合之后的信号输入高非线性光纤HNLF里以产生FWM效应;
在经过OPC以前信号脉冲Es(t)所拥有的光载波频率为ωs,其中经过相位共轭之后信道的色散和链路长度满足:β21L1=β22L2,其中是指光纤j中的平均光功率,其表达式如下:i=1,2;其中βs,j是链路中的色散系数;γj表示非线性系数,j=1,2;若相位共轭之前和之后光纤链路中残余的色散是相等的,那么就能够达到补偿非线性的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射频OFDM发射机对要发射的信号进行调制映射,将调制映射后的信号发送给光I/O调制器;具体包括:
所述射频OFDM发射机对要发射的信号进行串并转换处理,并对串并转换处理后的信号实现M-QAM调制,形成调制信息序列;然后对M-QAM调制后的调制信息序列进行傅里叶逆变换,然后对傅里叶逆变换后的信号进行并串转换,再然后对并串转换后的信号增加循环前缀,最后,对增加循环前缀的信号进行第一数模转换得到第一电信号;对增加循环前缀的信号进行第二数模转换得到第二电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光I/O调制器对接收到的信号由电信号转换为OFDM光信号;具体包括:
所述光I/O调制器对接收到的第一电信号,利用第一马赫增德尔调制器进行处理得到第一OFDM光信号;
所述光I/O调制器对接收到的第二电信号,利用第二马赫增德尔调制器进行处理得到第二OFDM光信号;
其中,第一OFDM光信号与第二OFDM光信号的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光相干检测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由光信号解调为电信号;具体包括:
所述光相干检测器中的本振激光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所述光相干检测器中的平衡光电接收器对本振激光器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处理;所述光相干检测器中的耦合器对平衡光电接收器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耦合后处理;实现将光信号解调为电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射频OFDM接收机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还原;具体包括:
射频OFDM接收机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将模数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移除循环前缀CP处理,将移除循环前缀处理后的信号进行串并转换处理,将串并转换后的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将傅里叶变换后的数据进行M-QAM解调处理,将M-QAM解调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并串处理,得到还原后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44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