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品机制砂质量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4844.4 | 申请日: | 202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7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靳月清;刘巍;崔雍;杨希涛;霍滨;魏周斌;吴和桂;董鹏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2 | 分类号: | G01N15/02;G01N15/00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周立新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品 机制 质量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品机制砂质量控制方法,在机制砂生产工艺的整形工序中采用粒形检测仪检测整形后砂粒的粒形,按标准规定进行颗粒级配试验,得各级筛余颗粒;分别称量0.6mm、1.18mm、2.36mm、4.75 mm筛余质量,精确至1g;将需要检测的粒级砂粒注入粒形检测仪,采集砂粒的外形图像;粒级砂粒完全通过粒形检测仪后,将采集的每一幅图像中显示的砂粒的图形面积,换算成等效面积圆的周长,得砂粒球形度,计算砂粒中的球形度比Sr0.8和球形度比Sr0.7,完成精品机制砂质量检测。该检测方法采用“球形度比”来评价精品机制砂的粒形特征,进而控制机制砂的质量,以便为精品机制砂混凝土的各种性能研究奠定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精品机制砂质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机制砂是指通过制砂机和其它附属设备将碎石加工而成的砂子,成品更加规则,可以根据不同工艺要求加工成不同规则和大小的砂子,更能满足日常需求。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混凝土的需求量日趋增大,混凝土原材料的用量,特别是混凝土用骨料的用量也达到了前所未见的高度,造成了资源,尤其是天然砂的紧缺。为了应对天然砂紧缺,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展机制砂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国家颁布的《建设用砂》(GB/T14680-2011)、《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41-2011)等标准中,均有对机制砂的试验方法和验收方法。
虽然,各地均有对机制砂的应用研究,国家已出台了国家标准,部分地区也出台了地方标准,但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均存在显著的差异。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在《机制砂混凝土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的研究中表明,国内外及国内各地区对机制砂主要指标的要求不尽相同,机制砂在实际应用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品机制砂质量控制方法,通过控制机制砂的粒形,使符合粒形要求的颗粒的数量占总颗粒数量的一定比例,成为精品机制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精品机制砂质量检测方法,在机制砂生产工艺的整形工序中采用粒形检测仪检测整形后砂粒的粒形,具体为:
1)按GB/T 14684—2011《建设用砂》中7.3的规定进行颗粒级配试验,得各级筛余颗粒;
2)分别称量0.6mm、1.18mm、2.36mm、4.75 mm筛余质量,精确至1g;
将需要检测的粒级砂粒注入粒形检测仪内,砂粒掉落过程中,采集砂粒的外形图像;
3)待粒级砂粒完全通过粒形检测仪后,粒形检测仪将采集的每一幅图像中显示的砂粒的图形面积,换算成等效面积圆的周长,得到砂粒的球形度,计算粒级砂粒中的球形度比Sr0.8和球形度比Sr0.7,完成精品机制砂的质量检测。
本发明质量检测方法是基于机制砂颗粒粒形特征,从颗粒不同圆周方向的周长比差异性角度,提出了“球形度比”的概念,并采用“球形度比”来评价精品机制砂的粒形特征,进而控制机制砂的质量,以便为精品机制砂混凝土的各种性能研究奠定基础,也为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精品机制砂生产效率提供指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质量检测方法中使用的粒度粒形检测仪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粒度粒形检测仪中多层折流分散管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质量控制方法计算砂粒球形度时,砂粒投影图像的实际圆周长
图4是砂粒形状等效投影圆面积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未经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48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