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对焦用SMA线式透镜驱动装置、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4899.5 | 申请日: | 202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8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余林涛;曹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睿恩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9 | 分类号: | G02B7/09;G03B1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庚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07 | 代理人: | 李伟波;韩德凯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对焦 sma 透镜 驱动 装置 相机 电子设备 | ||
1.一种自动对焦用SMA线式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镜支撑部,用于保持至少一个摄像用透镜;
基座,提供容纳所述透镜支撑部的空间;
引导轴,所述引导轴固定至所述基座上,并且所述透镜支撑部套设在所述引导轴上,以便通过引导轴的引导,所述透镜支撑部沿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以及
SMA线,所述SMA线位于所述透镜支撑部与所述基座之间并且包括第一SMA线和第二SMA线,所述第一SMA线和第二SMA线分别与所述透镜支撑部和基座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SMA线与透镜支撑部的下部连接且与基座内侧壁的上部连接,以便当第一SMA线通电收缩时,使得所述透镜支撑部在光轴方向中远离基座而移动,所述第二SMA线与透镜支撑部的上部连接且与基座内侧壁下部或基座底侧壁连接,以便当第二SMA线通电收缩时,使得所述透镜支撑部在光轴方向中朝向基座而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用SMA线式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支撑部与所述基座均包括四个侧面,并且在每个侧面,所述第一SMA线和第二SMA线均呈交叉形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对焦用SMA线式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别位于第一对角线方向的基座的内侧壁的两个角部位置附近处,以及
还包括第一张紧柱和第二张紧柱,所述第一张紧柱和第二张紧柱分别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对角线相交的第二对角线方向的透镜支撑部的两个角部位置处,
所述第一SMA线通过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被连接至基座内侧壁的上部位置,并且通过第一张紧柱和第二张紧柱被连接至所述透镜支撑部的下部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对焦用SMA线式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夹持部和第四夹持部,所述第三夹持部和第四夹持部分别位于第一对角线方向的基座的内侧壁的两个角部位置附近处,以及
所述第二SMA线通过第三夹持部和第四夹持部被连接至基座内侧壁的下部位置或基座的底侧壁位置,并且通过第一张紧柱和第二张紧柱被连接至所述透镜支撑部的上部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对焦用SMA线式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SMA线连接至基座的底侧壁位置,并且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三夹持部和第四夹持部为SMA线的通电端,通过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三夹持部和第四夹持部为SMA线提供电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用SMA线式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轴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引导轴设置在透镜支撑部的对角线方向的角部位置处,所述引导轴的一侧固定至所述基座的底壁上,并且在所述透镜支撑部中形成贯通孔,所述引导轴穿过所述贯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对焦用SMA线式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引导轴中的第一引导轴的贯通孔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引导轴滑动接触,而两个所述引导轴中的第二引导轴的贯通孔为长条形,并且第二引导轴的贯通孔的内部与第二引导轴的滑动接触方式为两线式接触。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对焦用SMA线式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第一SMA线和第二SMA线不通电时,通过第一SMA线和第二SMA线将所述透镜支撑部保持在其行程的中点位置附近。
9.一种相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对焦用SMA线式透镜驱动装置。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相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睿恩光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睿恩光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48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豆鲜蔬丸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框架结构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