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血凝块检测分析仪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5050.X | 申请日: | 202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2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匡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勋 |
主分类号: | G01N21/47 | 分类号: | G01N21/47;G01N33/49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杜立军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凝 检测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血凝块检测分析仪,所述全血凝块检测分析仪包括用于放置待测全血样品的底座、间隔设置于底座上方的信号接收器以及与信号接收器相连的信号分析模块,所述底座中设置有由下朝上发射检测信号的信号发射器。本发明的全血凝块检测分析仪通过设置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和信号分析模块对待测全血样品进行检测,信号发射器对待测全血样品发射信号并由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产生图像,信号分析模块对图像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凝块,方便快捷,操作简单,效率高,且不会产生漏检,对提高血液产品的质量及提升临床安全、精准用血有重要补充意义,可填补在采供血系统、输血科室中操作流程上的空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血凝块检测分析仪。
背景技术
全血是由静脉采集的血液与一定量抗凝保存液混合的血液,存放在原始容器内2℃~6℃储存,主要是红细胞(约占40%~50%)和血浆(约占50%~60%),可以改善携氧能力和维持渗透压,但血小板、粒细胞很少,凝血因子浓度也低。抗凝保存液由以下成分构成:枸橼酸钠(C),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防止血液凝固;磷酸盐(P),在保存中支持红细胞代谢,保证红细胞在组织中较容易释放氧;葡萄糖(D),维持红细胞膜,以延长保存时间;腺嘌呤(A),提供能源。
新鲜采集的血液在一定期限内可以保持其所有的性质。当全血的储存时间超过24小时后,其中的Ⅷ因子、白细胞和血小板迅速凋亡。随着储存时间的增长,全血在储存中的各种成分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如红细胞氧亲和力的下降和活力逐渐丧失;pH、ATP、2,3-DPG下降;血浆内钾离子上升而钠离子轻度减少;微聚物的形成等。全血体外保存的时限是由储存全血中的红细胞输入受血者体内24小时后至少保留输入的70%复原率来决定的。使用ACD和CPD抗凝保存液保存期限为21天,CPDA为35天。
新鲜血的定义没有被明确界定。就红细胞而言,用ACD抗凝5天内、CPD抗凝10天内的均为新鲜血。因为红细胞输入体内可立即发挥运氧作用。对血小板来说,2℃~6℃保存6小时之后,有50%的血小板丧失功能,而白细胞也只能保存十几小时。采血后48小时内凝血因子Ⅷ降低到正常的10%~20%,其他因子Ⅶ因子、Ⅸ因子相对稳定一些。
全血储存时间过长容易出现凝块,现有市场上还未见到检测全血中凝块存在的医疗设备,而仅靠采供血系统及医院输血科室工作人员的肉眼判别,容易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漏检率高,直接造成不合格血液产品的再次分检、检测的人工成本及试剂成本浪费。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血凝块检测分析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人工判别凝块而导致的漏检率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血凝块检测分析仪,所述全血凝块检测分析仪包括用于放置待测全血样品的底座、间隔设置于底座上方的信号接收器以及与信号接收器相连的信号分析模块,所述底座中设置有由下朝上发射检测信号的信号发射器;
所述信号分析模块包括:
信号图像化单元,用于将信号接收器所接收的信号根据强度大小在待测全血样品的竖直投影上按照黑白进行分布,得到信号分布图,其中,信号强度越小则显示越黑;
凝块分析单元,用于检测信号分布图中黑度大于第一阈值的连续区域,若存在某一连续区域的面积大于第二阈值,则判断待测全血样品中存在凝块。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分析模块还包括:
白线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白度大于第三阈值的连续区域,若存在某一连续区域的长度长于第四阈值、宽度小于第五阈值和直度大于第六阈值,则判断待测全血样品中存在白线;其中,所述直度为所述某一连续区域中两端和中部的三点连线所形成的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勋,未经张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50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