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袋成型工艺用碳纤维/增韧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5382.8 | 申请日: | 202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7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顾轶卓;李敏;陈晓妍;王绍凯;张佐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24 | 分类号: | C08J5/24;C08L63/02;C08L63/00;C08L81/06;C08L71/10;C08K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袋 成型 工艺 碳纤维 环氧树脂 预浸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碳纤维/增韧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质量比称取60-100份的环氧树脂,5-25份的增韧剂,30-55份的环氧树脂固化剂,所述增韧剂为热塑性树脂颗粒,所述增韧剂的粒径D90为10-100μm,所述固化剂的粒径D90为10-200μm;
步骤二:按照环氧树脂、增韧剂、环氧树脂固化剂的顺序依次将步骤一中称取的原料加入料筒中在一定温度下搅拌,搅拌温度和搅拌时间以热塑性树脂颗粒和固化剂未完全溶解为准,采用混合后环氧树脂中热塑性树脂和固化剂的粒径判断其溶解程度,粒径为平均粒径不小于混合前平均粒径的50%;
步骤三:称取质量比为0.5-3份的促进剂加入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物中,在一定温度下搅拌;
步骤四:将步骤三配置的环氧树脂体系与碳纤维复合,实现树脂对碳纤维的部分浸渍,得到半浸渍预浸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环氧树脂为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线型脂肪族型环氧树脂,脂环族型环氧树脂、酚醛型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碳纤维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其形式包括碳纤维丝束或碳纤维织物;所述碳纤维织物包括碳纤维单向布、碳纤维平纹物、碳纤维斜纹布、碳纤维缎纹布以及碳纤维无皱褶织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增韧剂为聚醚酮、聚醚醚酮、聚醚酮酮、聚酰胺、聚酰亚胺、聚醚砜、聚苯硫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增韧剂的粒径D90为20-7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环氧树脂固化剂为多元胺类环氧树脂固化剂,离子型类和双氰胺类环氧树脂固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促进剂为三氟化硼单乙胺、双氰胺、咪唑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固化剂的粒径D90为20-1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固化剂的粒径D90为20-3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三中的搅拌温度和搅拌时间以环氧树脂的固化度不超过规定值为准,固化度规定值为不大于10%。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预浸料中碳纤维被树脂浸渍的比例为20%-60%;所述预浸料的碳纤维面密度范围为50-700g/m2;所述预浸料的树脂质量分数范围为30%-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538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