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水平井SAGD开发的超稠油油藏的井下预热启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5989.6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0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宋新民;吴永彬;桑林翔;李秀峦;赵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36/04;E21B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闫加贺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sagd 开发 油油 井下 预热 启动 方法 | ||
1.一种双水平井SAGD开发的超稠油油藏的井下预热启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双水平井SAGD井组向油井注入导热流体,然后再注入气体;其中,所述SAGD井组是由在油层中至少设置水平段上下叠置的两个水平井形成的,所述SAGD井组中的上部井称为I井,下部井称为P井;
通过同心预热管柱的内管持续注入高温循环流体,并通过同心预热管柱的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环空空间排出地面,同时加热过程中对气体进行压力调节,使井口环形空间内的气体压力与井口高温流体排出压力之间的差距小于0.5MPa;高温循环流体温度为地层原油初始结焦温度以下5-20℃;或者,向同心预热管柱的外管内下入电阻加热电缆,在水平段加热电缆与外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充满高温流体,在造斜段至井口的所述环形空间充满隔热气体,所述高温流体的温度为原油初始结焦温度以下5-20℃;电缆外壁和/或内部设置光纤测温点和/或热电偶测温点,监测水平段加热电缆的表面温度,并通过自动调节功率达到恒温控制;水平段加热电缆的表面温度为地层原油初始结焦温度以下5-20℃,并持续加热;
当油层中部温度达到180℃以上,或原油粘度下降到100mPa·s以下时,停止注入高温流体;
排出油井中的气体与液体;
将I井和P井同心预热管取出,向I井和P井同时注入油溶性降粘剂,直到井底水平段井筒内压力上升到油层上方盖层破裂压力以下之后停注,并焖井适当时间后结束SAGD预热阶段;
持续注入蒸汽,从P井持续采出,转入SAGD生产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在油层中至少设置水平段上下叠置的两个水平井,组成一个SAGD井组,上部井称为I井,下部井称为P井;
(2)向I井和P井的水平段下入同心预热管柱,同心预热管柱的外管远端封闭;
(3)向I井和P井的同心预热管柱与筛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注入导热流体;
(4)向I井和P井的位于脚跟上方的同心预热管柱与筛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注入气体;
(5)测定该油层原油的初始结焦温度,确定出不同原油结焦率对应的温度;
(6)向I井和P井的同心预热管柱的内管持续注入高温流体,并从同心预热管柱的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排出地面;同时向I井和P井的位于脚跟上方的同心预热管柱与筛管之间的环形空间的气体进行增压,使井口环形空间内的气体压力与井口高温流体排出压力之间的差距小于0.5MPa;
(7)当I井与P井水平段之间的油层中部温度达到180℃以上,或原油粘度下降到100mPa·s以下时,停止注入高温流体;
(8)排出同心预热管柱与筛管之间的环形空间的气体与液体;
(9)当I井与P井的井口无流体排出后,将I井和P井同心预热管取出,分别向I井和P井井筒内注入油溶性降粘剂,直到井底水平段井筒内压力上升到油层上方盖层破裂压力以下0.1-1MPa之后停注,并焖井3-5天;
(10)向I井持续注入蒸汽,从P井持续采出,结束SAGD预热阶段,转入SAGD生产阶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针对满足以下条件的超稠油油藏:
①SAGD油层导热系数级差小于3;
②油饱和度60%;
③油层厚度12m;
④I井和P井的水平段上下垂直距离4-7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I井和P井的水平段均采用割缝筛管完井。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同心预热管柱到距离水平段脚尖20-60米;同心预热管柱的内管出口距离所述同心预热管柱的外管的远端10-30米;所述同心预热管柱的内管的截面积等于所述同心预热管柱的外管和内管之间的环空的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同心预热管柱到距离水平段脚尖50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598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复合材料、其制法及多功能复合基材
- 下一篇:微型气体检测清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