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分级式揉捻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6082.1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7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周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倩倩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800 安徽省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分级 式揉捻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分级式揉捻机,包括承载板、在承载板上水平转动配合的承载架、位于承载架内的两个同轴心且轴线呈水平分布的圆锥套、位于圆锥套内的圆锥体。本发明中,在承载板上设置在水平方向旋转配合的承载架,承载架内转动连接两个相对承载架旋转中心对称分布的圆锥套,并且两个圆锥套同轴心分布,在圆锥套内设置圆锥体,圆锥体和承载架轴向弹性滑动配合,圆锥体和圆锥套之间的间隙为揉捻区域,两个承载套和承载架构成茶叶放置腔,两个承载套在竖直方向旋转并且旋向相反结合水平旋转的承载架,由此可以实现茶叶在离心的作用下实现茶叶的揉捻力度可调,揉捻速度可调,翻滚式揉捻,揉捻均匀,而且整个装置没有惯性力,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分级式揉捻机。
背景技术
揉捻是茶叶加工生产中重要的工艺,此工艺的作用是破坏杀青叶中的组织细胞,揉捻出茶汁,使茶叶初步成形;现有的茶叶揉捻机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基本上大同小异,主要包括机架和揉筒,所述揉筒位于机架中部,所述揉筒下方安装揉盘,揉筒上方设置压盖,压盖与用以驱动压盖上下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连接,揉筒安装在框架上,所述框架铰接在拐臂上,所述拐臂与用于驱动拐臂旋转的揉捻驱动机构连接,揉筒上方安装敞口式进料斗。
但是,上述传统的揉捻方式存在一下不足:1、揉筒偏心转动的揉捻方式导致堆积的茶叶翻滚效果差,进而和无法和揉盘全面接触,导致揉捻时间长,揉捻不均匀,而且揉筒的转动速度低,速度无法调整,揉捻力度无法调整;2、采用偏心转动的揉捻方式,无法实现在揉捻过程中上料操作;3、揉筒偏心转动导致的连接结构复杂,惯性力大,整个揉捻系统稳定性差。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分级式揉捻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茶叶在揉捻加工过程中采用现有的揉捻机导致的揉捻不均匀,揉捻力度和速度不可调,揉捻过程中茶叶的上料操作不便以及结构复杂,稳定性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茶叶分级式揉捻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分级式揉捻机,包括承载板、在承载板上水平转动配合的承载架、位于承载架内的两个同轴心且轴线呈水平分布的圆锥套、位于圆锥套内的圆锥体,两个所述圆锥套的大端相对且相对承载架的回转中心对称分布,所述承载架的内侧壁固定设置有穿过圆锥套小端并和圆锥体小端弹性且为轴向滑动配合的支撑轴,所述圆锥套和支撑轴转动配合,两个所述圆锥套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承载架内固定设置有两端和两个圆锥套相对端转动配合的过渡套,所述圆锥体外表壁固定设置有周向均匀分布的条状螺旋凸起,所述承载架内且位于过渡套的下部转动连接有水平分布的传动锥齿轮,两个所述圆锥套的外周边固定设置有与传动锥齿轮啮合的锥齿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圆锥套的大端固定设置有同轴心分布且一端和过渡套转动密封配合的圆套,所述圆套的内表壁开设有斜齿状的导向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过渡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漏斗且底部开设有卸料口,所述进料漏斗、卸料口和过渡套的回转中心呈同轴心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传动锥齿轮的中部开设有和卸料口对应的让位孔,所述承载架上且位于传动锥齿轮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和让位孔间隙配合的封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圆锥体的一端开设有和支撑轴滑动配合的沉孔,所述沉孔内套设有弹簧,所述支撑轴通过弹簧和沉孔底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承载架内且位于传动锥齿轮的外周边固定设置有驱动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倩倩,未经周倩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60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