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皱防紫外抗菌真丝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6214.0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5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汤佳鹏;葛彦;朱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6/00 | 分类号: | D06M16/00;D06M10/02;D06M13/192;D06M13/207;D06M10/08;D06M10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皱 紫外 抗菌 真丝 织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纺织面料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皱防紫外抗菌真丝织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体包括:(1)将真丝织物进行等离子处理;(2)将脱脂豆粉、磷酸二氢钾加水混合,灭菌后接入微生物菌种,搅拌使其充分发酵,发酵液过滤、超滤浓缩后制得酯酶制剂;(3)将蜜石酸酐、石墨酸和酯酶制剂加入甲苯中制得整理悬液并将等离子处理的真丝织物放入整理悬液中,通气搅拌,充分浸渍反应,水洗风干制得抗皱防紫外抗菌真丝织物。这种真丝织物具有持久、广谱的抗菌性能,耐洗涤,且具有极佳的防紫外线效果,同时抗皱性能也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皱防紫外抗菌真丝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真丝织物吸湿透气,轻盈滑爽,弹性好,与皮肤之间有着良好的触感,但是容易起皱。真丝织物的丝素蛋白中的色氨酸、酪氨酸能吸收紫外线,因此具有较好的抗紫外线功能。但是,真丝织物在吸收紫外线后,自身会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使真丝织品在日光的照射下,容易泛黄,纤维强度下降。另外,真丝织物是蛋白质纤维,微生物容易在其上生长繁殖,因此真丝织物亟需进行抗菌整理。银离子及纳米银抗菌整理对环境生物和人体均具有遗传、生殖毒性;常规有机抗菌剂整理不耐洗,且游离抗菌剂对人体存在潜在毒性;天然抗菌剂抗菌效力不够强,且物化性质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皱防紫外抗菌真丝织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抗皱防紫外抗菌真丝织物具有持久的防紫外性能,耐洗性好,抗皱性能也大大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皱防紫外抗菌真丝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真丝织物进行等离子处理;
S2.将脱脂豆粉、磷酸二氢钾加水混合,灭菌后接入微生物菌种,搅拌使其充分发酵,发酵液过滤、超滤后浓缩制得酯酶制剂;
S3.将蜜石酸酐、石墨酸和酯酶制剂加入甲苯中制得整理悬液;
S4.将等离子处理的真丝织物放入所述整理悬液中,通气搅拌,充分浸渍反应,水洗风干制得抗皱防紫外抗菌真丝织物。
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等离子体处理的条件为:气体采用氮气,处理功率为100~200W,压强为50~60Pa,处理时间为20~30min。
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脱脂豆粉、磷酸二氢钾和水的比例为(60~120)g:(1~2)g:1000mL;所述微生物菌种为黑曲霉、圆柱假丝酵母、毛霉和德氏根霉中的一种;所述发酵温度为25~30℃,搅拌转速为150~250r/min,通气量为0.5~2vvm,发酵时间为5~7d;所述超滤截留分子量为5~10kDa,浓缩倍数为4~8倍。
优选的,步骤S3中,所述蜜石酸酐、石墨酸、酯酶制剂和甲苯的比例为(3~5)g:(1~2)g:(40~120)mL:50mL。
优选的,步骤S4中,所述通气速率为8~10vvm;所述整理悬液的用量为50~80mL/g真丝织物,浸渍温度为45~65℃,浸渍时间为8~12h。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抗皱防紫外抗菌真丝织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制备整理悬液时,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的脂酶,以蜜石酸酐作为抗皱防紫外整理剂,以酯键接枝到真丝织物的丝氨酸、酪氨酸羟基上,结合牢固。由于蜜石酸酐能形成六元酯因此具有很强的抗皱整理效果,同时由于苯环周围的酯键受到苯环大π键的影响不易被水解,提高了整理后织物的耐洗性能。
2)微生物分泌的脂酶在甲苯中能大大提高其催化酯化反应的能力,因此本发明采用了双相介质,综合考虑了底物的溶解性和酶的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62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