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砟轨道基床结构及其条形基础宽度的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6327.0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5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卿;薛元;刘菀茹;肖雄;肖子卫;刘强;李斌;肖朝乾;张建文;封志军;代伟;邱永平;张涛;张硕;姜瑞雪;李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00 | 分类号: | E01B2/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波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结构 及其 条形 基础 宽度 确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路基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无砟轨道基床结构及其条形基础宽度的确定方法,其中无砟轨道基床结构包括基床,还包括至少两个水平间隔设置的条形基础,相邻所述条形基础之间设置有消能装置,所述消能装置为弹性结构件,所述条形基础顶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连接有所述基床。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基床结构,设置有条形基础和消能装置能够有效防止膨胀岩膨胀导致基床上拱,且该结构只需要由下而上分层施工即可,施工便捷,工程造价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路基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无砟轨道基床结构及其条形基础宽度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高铁建设的快速发展,穿越膨胀岩地区的无砟轨道高速铁路越来越多。膨胀岩膨胀力较大,地表水下渗后引起路堑基床上拱,影响高铁运营平顺性,危害列车运营安全。
申请号201710603423.6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铁路膨胀岩石路堑结构及施工方法,该方法提出了一种由预应力锚索+锚拉板+卸压孔组合的抗上拱结构;
申请号201710609816.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铁路膨胀土路堑结构及施工方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于膨胀土地基,其释放的变形空间有限,在用于膨胀岩石地基条件时,如要完全抵抗较大上拱力,需加大CFG桩的设置深度和密度,其施工过程复杂,工程投资增加。
申请号201810424707.3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膨胀软质岩无砟轨道路堑基床的抗隆起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在岩体内纵横向设置深消能孔、浅消能孔来消除隆起变形。但上述专利设计锚索、纵横向消能孔等,施工过程复杂,且工程投资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膨胀岩石路堑基床结构,施工过程复杂,且工程投资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无砟轨道基床结构及其条形基础宽度的确定方法,在能够有效防止膨胀岩膨胀导致基床上拱,且施工便捷,工程造价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砟轨道基床结构,包括基床,还包括至少两个水平间隔设置的条形基础,相邻所述条形基础之间设置有消能装置,所述消能装置为弹性结构件,所述条形基础顶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连接有所述基床。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基床结构,使用时,所有条形基础和消能装置均设置在膨胀岩路堑之上,条形基础之间设置消能装置,条形基础上设置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基床,因为所述消能装置为弹性结构件,消能装置下方的膨胀岩所产生的膨胀力均由消能装置吸收,而不会将膨胀力传递至基床,条形基础之下的膨胀岩所产生的膨胀力则直接传递至基床,该膨胀力可由条形基础、支撑板和基床的自身重力所抵消,通过减小基床与膨胀岩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减小基床受到膨胀力,并利用基床及支撑板的自身重力抵消所受到的有效膨胀力,达到避免基床上拱的目的,从而能够有效防止膨胀岩膨胀导致基床上拱。
而且该结构只需要由下而上分层施工即可,施工便捷,工程造价低。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基床结构,设置有条形基础和消能装置能够有效防止膨胀岩膨胀导致基床上拱,且该结构只需要由下而上分层施工即可,施工便捷,工程造价低。
优选地,所述消能装置为至少两个,且间隔设置,相邻所述消能装置之间设置有所述条形基础。
对于单线铁路可于左右两侧各设置一道条形基础;对于双线铁路,可设置两个消能装置,在每个消能装置两侧均设置有条形基础,两个消能装置之间共用一个条形基础。
优选地,所有所述消能装置水平布置。
优选地,所述条形基础与所述支撑板一体设置。
优选地,条形基础与支撑板支之间设置连接钢筋。
优选地,所述条形基础为混凝土制成的结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63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