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指纹解锁模组、显示屏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7001.X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9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高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9F9/00;G09F9/33;H01L27/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蔡光仟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指纹 解锁 模组 显示屏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指纹解锁模组,包括线路基板、光学指纹芯片、补强层以及遮光层,光学指纹芯片与补强层均设置在线路基板的上表面,补强层设有与光学指纹芯片配合的第一通孔,光学指纹芯片位于第一通孔内并从第一通孔处露出,遮光层设于光学指纹芯片上方,遮光层设有与光学指纹芯片匹配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小于光学指纹芯片并使遮光层遮挡住位于光学指纹芯片周缘的切割道。本发明通过设置遮光层将位于光学指纹芯片周缘的切割道遮挡住,防止切割道在遇到强光时发生反光,避免影响光学指纹芯片的分辨率,提高指纹识别准确性以及反应速度。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指纹解锁模组、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也在成倍式增长。
移动智能手机的交互解锁方案中生物识别技术在时代的引领下已成为一种新兴的交互技术正在被大众逐渐认可。其中指纹识别解锁技术,时下已成为一种非常方便快捷的解锁方案。伴随着手机技术不断革新,全面屏手机的诞生,对于目前的电容式指纹识别技术而言是一种严重考验,电容式指纹因其特性的原因不能实现穿透屏幕的技术,进而出现了光学指纹解锁技术。
但是,由于目前5G方案的出现以及产品轻薄化的需求,现有的光学指纹解锁技术中的光学指纹芯片上面不再具有镜头遮挡,光学指纹芯片直接暴露在光源下,当切割道(即光学指纹芯片切割的周缘处)遇到强光时会发生反光,从而影响产品的分辨率,导致指纹识别准确性以及反应速度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指纹解锁模组、显示屏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学指纹芯片在切割道会发生反光,从而影响产品的分辨率,导致指纹识别准确性以及反应速度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指纹解锁模组,包括线路基板、光学指纹芯片、补强层以及遮光层,所述光学指纹芯片与所述补强层均设置在所述线路基板的上表面,所述补强层设有与所述光学指纹芯片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光学指纹芯片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并从所述第一通孔处露出,所述遮光层设于所述光学指纹芯片上方,所述遮光层设有与所述光学指纹芯片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小于所述光学指纹芯片并使所述遮光层遮挡住位于所述光学指纹芯片周缘的切割道。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层遮挡住所述光学指纹芯片周缘的宽度为0.1-0.2mm。
进一步地,所述补强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光学指纹芯片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层设置在所述补强层的上表面,所述光学指纹解锁模组还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置在所述遮光层的上表面,所述缓冲垫设有与所述光学指纹芯片配合的第三通孔,所述光学指纹芯片未被所述遮光层遮挡的部分从所述第三通孔露出。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层设置在所述光学指纹芯片的上表面并位于所述光学指纹芯片的周缘,所述光学指纹解锁模组还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置在所述补强层的上表面,所述缓冲垫设有与所述光学指纹芯片配合的第三通孔,所述光学指纹芯片未被所述遮光层遮挡的部分从所述第三通孔露出。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指纹解锁模组还包括补强片,所述补强片设置在线路基板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补强片采用钢材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线路基板上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遮光层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对应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上均设有安装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表面设有如上所述的光学指纹解锁模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70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