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品质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7134.7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3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崔景;李广斌;张运;倪烨昭;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G06Q30/02;G06Q50/26 |
代理公司: | 苏州知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9 | 代理人: | 张锦波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历史文化 街区 空间 品质 评价 方法 | ||
1.一种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品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与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品质满意度具有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潜变量,确定潜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包括潜变量及潜变量之间连接路径的初始模型;
S2:根据历史文化街区特性,确定替代各潜变量的能够直接测量的显变量;
S3:根据显变量构建问卷调查表,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居民进行调查问卷并统计得到问卷调查结果,依据调查结果优化初始模型得到最终评价模型;
S4:依据问卷调查结果和潜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所有潜变量的权重值;
S5:依据问卷调查结果中所有潜变量的满意度值,再根据潜变量的满意度值及权重计算获取空间品质满意度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品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潜变量包括:交通可达满意度、空间适用满意度、文脉延续满意度、自我感知、空间感知、文化感知、居民满意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品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潜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
交通可达满意度与居民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交通可达满意度与空间适用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交通可达满意度与自我感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交通可达满意度与空间感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空间适用满意度与居民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空间适用满意度与自我感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空间适用满意度与空间感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文脉延续满意度与居民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文脉延续满意度与自我感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文脉延续满意度与空间感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文脉延续满意度与文化感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自我感知与居民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自我感知与空间感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自我感知与文化感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空间感知与居民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空间感知与文化感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文化感知与居民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品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潜变量所包含的显变量共28个;
其中交通可达满意度包括:交通方式多样化、智慧交通丰富化、停车管理合理化、交通服务设施完善;
其中空间适用满意度包括:活动空间数量、活动空间质量、空间环境保持、空间设施运行、空间绿化水平、空间家具丰富;
其中文脉延续满意度包括:建筑肌理和谐度、街巷肌理完整度、视野范围风貌一致性、街区范围规模适宜性;
其中自我感知包括:场所归属感知、视觉形象感知、心理认同感知;
其中空间感知包括:街道风格适宜、街道视域通畅、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游憩服务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布置完善;
其中文化感知包括:街区历史风貌原真性、街区文化特征认知度、街区历史功能保留度。
其中居民满意度主要包含:总体满意度、比较满意度、预期满意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品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针对9个潜变量中28个显变量设计量表,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形式,形成居民满意度空间品质影响因素的可测量表得到问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品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问卷调查以对显变量的满意度进行评分的形成开展,评分为量化的评分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品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最终评价模型的输出结果包含修正以后的模型路径图,各潜变量间路径系数关系与方向,各潜变量与空间品质满意度之间的影响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713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