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滤器及其煤矿井下水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7365.8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1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宝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懿熙品牌策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03 | 分类号: | B01D29/03;B01D29/68;C02F9/12;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李天雄 |
地址: | 401147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器 及其 煤矿 井下 水净化 系统 | ||
一种过滤器及其煤矿井下水净化系统,其过滤器包括过滤侧板、过滤壳、过滤网,过滤侧板有两块且分别固定在过滤壳两侧的开口处;过滤壳顶部安装有溢流壳,溢流壳内侧与过滤壳外壁之间构成溢流堰,溢流堰与集水壳内的集水槽顶部连通,集水槽底部与溢流管一端连通,溢流管另一端与次净化模块的净化进水管连通;过滤壳内部为中空的过滤腔,过滤腔底部为由上至下、宽度逐渐变小的V形槽,V形槽内安装有污泥绞龙,污泥绞龙套装固定在污泥绞龙轴上,污泥绞龙轴一端穿出过滤壳后与污泥绞龙电机的输出轴装配固定;过滤网上设置有无数贯穿的过滤孔,过滤网上方安装有过滤排水管,过滤排水管用于将通过过滤网过滤后的水输送至主净化模块的净化进水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下水处理技术、采矿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过滤器及其煤矿井下水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井下采煤的过程中,由于地下水渗入,会产生大量的井下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悬浮物、机油等,因此不能直接用于井下生产使用。目前主要是将井下废水通过水泵抽出地表,通过地表的上设备进行净化后抽回井下供割煤机、除尘、生活使用,显然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能耗。虽然目前已经有直接在井下将井下废水进行净化的技术,但是这种设备体积较大、净化效率低,因此无法满足井下废水的净化,而且生产的净化水也无法满足井下开采的需要,显得有些鸡肋。
对此申请人认为只要提高净化效率,就能够实现设备小型化以及满足井下用水需求。而根据目前的经验来看,井下废水难以处理的原因主要是漂浮物、悬浮物较多、絮凝缓慢等,因此解决漂浮物和悬浮物处理、絮凝的问题就能够有效增加净化效率。结合现有技术中的磁絮凝沉淀技术,其能够实现水在几分钟内沉淀,因此效率很高可以满足井下废水的处理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过滤器及其煤矿井下水净化系统,其过滤器通过将轻质悬浮物、漂浮物分离后单独净化,从而为后续快速处理提供可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滤器,包括过滤侧板、过滤壳、过滤网,所述过滤侧板有两块且分别固定在过滤壳两侧的开口处;所述过滤壳顶部安装有溢流壳,溢流壳内侧与过滤壳外壁之间构成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与集水壳内的集水槽顶部连通,集水槽底部与溢流管一端连通,溢流管另一端与次净化模块的净化进水管连通;
所述过滤壳内部为中空的过滤腔,过滤腔底部为由上至下、宽度逐渐变小的V形槽,V形槽内安装有污泥绞龙,污泥绞龙套装固定在污泥绞龙轴上,污泥绞龙轴一端穿出过滤壳后与污泥绞龙电机的输出轴装配固定;过滤网上设置有无数贯穿的过滤孔,所述过滤网上方安装有过滤排水管,所述过滤排水管用于将通过过滤网过滤后的水输送至主净化模块的净化进水管。
优选地,所述V形槽远离污泥绞龙电机一端上设置有贯穿的排污口,排污口底部与第一过滤污泥管一端连通,第一过滤污泥管另一端与过滤污泥泵的进口连通,过滤污泥泵的出口通过第二过滤污泥管与挤干机的进口连通,挤干机用于将污泥进行固液分离,挤干后的固体通过人工输出至地面处理或在井下做回填处理;分离后的液体直接引入主净化模块的净化进水管中进行处理。
优选地,所述V形槽顶部安装有阻流板,阻流板面向V形槽一侧为“V”字形的阻流槽,所述阻流板与V形槽内壁之间有至少10㎝的间距;所述阻流板顶部安装有分流板,分流板上设置有向过滤进水管弯曲的分流槽;所述阻流板上方安装有过滤网。
优选地,还包括:污泥量探测机构,所述污泥量探测机构包括污泥隔膜、污泥探测囊,所述污泥隔膜具有高弹性且安装在V形槽的内壁开口端,所述污泥探测囊安装在V形槽内壁、污泥隔膜内侧,且污泥探测囊内部为中空的污泥内囊;所述污泥探测囊采用高弹性软质材料制成;泥探测囊内部填满液体,所述污泥探测囊内部通过探测连接管与探测组件的漂浮腔连通。
优选地,污泥探测囊、污泥隔膜分别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V形槽的两个内壁处;两个污泥探测囊之间通过探测囊连接部分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懿熙品牌策划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懿熙品牌策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73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移双向储能电控锁板
- 下一篇:一种磁分离器及其煤矿井下水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