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肠瘘、胆汁瘘和胰液瘘的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7612.4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8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吕其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付兴奇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胆汁 胰液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消化道吻合重建后肠瘘、胆汁瘘和胰液瘘的装置及系统,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引流管、感应芯片和信号处理器。引流管的前端置于吻合口周围或术野附近,以对吻合口周围液体进行引流。感应芯片设置于引流管的前端,以使吻合口周围的液体可以与感应芯片接触,当发生肠瘘、胆汁瘘或胰液瘘时,感应芯片发生反应而产生电信号。此装置能够对消化道内容物的外泄进行实时检测,以便肠瘘、胆汁瘘及胰液瘘的早期诊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测消化道吻合重建后肠瘘、胆汁瘘和胰液瘘的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吻合口是指消化道连续性被手术或创伤破坏之后,通过吻合术恢复或重建消化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而形成的吻合界面,当物理连续性得到恢复后,吻合口两端的通过细胞生长、组织修复等过程重新建立完整的生理连续性和完整性实现吻合口的完整愈合。在此过程中由于任何因素造成的吻合口愈合异常、消化道内容物外漏则称为“吻合口瘘”。临床上,吻合口瘘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和任何形式的消化道吻合中。
随着吻合口瘘的形成,消化道内容物由少量的外泄逐渐积累,导致患者严重感染、中毒和疼痛,患者甚至会出现休克的症状。所以,早期诊断对于吻合口瘘的治疗尤其重要。
目前吻合口瘘主要通过患者剧烈腹痛、寒战高热等症状结合观察引流管引出液的性状来做出初步诊断。其存在的缺陷在于:1)、出现上述临床表现的前提为程度严重的吻合口瘘且需要有相当大量的肠内容物泄入腹腔;2)、一些情况下肠内容物外泄后由于沉淀作用,或无法形成足够大的液体池,或引流管堵塞等情况均无法引流出肠内容物,造成假阴性结果,严重影响医生判断,从而延误治疗;3)、无法在早期发现微小吻合口瘘,从而在早期做出针对性的非手术性干预措施,往往导致无可避免的再次手术。
目前确诊吻合口瘘的方法包括:影像学造影检测、肠镜检查和手术探查等手段,其缺点在于:1)、敏感性不强、特别是微小漏诊断率不够,往往只有对较大的吻合口瘘敏感性好;2)、有创性检查;3)、非动态监测手段,特别是对微小漏的患者,一次检查无法确诊。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消化道吻合重建后肠瘘、胆汁瘘和胰液瘘的装置及系统,能够对内容物的外泄进行实时检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消化道吻合重建后肠瘘的装置,包括引流管、感应芯片和处理器。引流管的前端用于置于肠道吻合口周围,以对肠道吻合口处的肠内容物进行引流。感应芯片设置于引流管的前端,以使肠道吻合口处引流出的肠内容物与感应芯片接触并反应产生电信号。处理器用于接收电信号并对电信号进行处理以转化成可视信号。
由于引流管的前端设置在肠道吻合口周围,当肠道吻合口处外泄有少量的肠内容物的时候,直接会流向引流管的前端,由于感应芯片设置于引流管的前端,少量的肠内容物刚好朝向引流管的前端进行引流的时候,就会直接与感应芯片接触,感应芯片感应到肠内容物以后,会发生反应并产生电信号,处理器接收到该电信号以后,将其进行处理转化成可视信号,以供医护人员参考判断患者是否发生消化道吻合重建后肠瘘。可以对患者的消化道吻合重建后肠瘘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且少量的肠内容物的外泄就能够被检测到,能够早期诊断消化道吻合重建后肠瘘,以便及时进行治疗。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感应芯片设置于引流管的内壁。
当将引流管的前端设置在肠道吻合口周围,当肠内容物引流在引流管的前端以后,如果肠内容物较为少量,则会先引流至引流管的内壁的下侧,所以,感应芯片设置于引流管的内壁,安装好引流管以后,感应芯片位于引流管的内壁的下侧,一旦肠内容物外泄,就能够接触引流管内的感应芯片,以便能够更加及时地诊断出患者的病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感应芯片为胆红素电化学感应芯片。
胆红素电化学感应芯片主要是为了感应胆红素的外泄,以便进行肠瘘的诊断,其感应芯片更加灵敏,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诊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76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合金轮毂锻造模具
- 下一篇:冲压机以及冲压成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