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8933.6 | 申请日: | 202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9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峰;赵红霞;王东;刘真华;陈月霞;夏甜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兴润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枝玲 |
地址: | 271600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龙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修复方法,该方法以含有有机污染物的土壤为处理对象,将土壤修复剂添加至含有有机污染物的土壤中,修复一段时间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含量发生明显下降,即得修复后的土壤。本发明的土壤修复方法修复效率高,原料简单,成本低,对土壤没有二次污染,能够有效降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经济效益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污染指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向土壤系统排放后,当数量超过一定限度时破坏土壤成分结构的平衡、造成土壤功能及其自净能力的损失,乃至危害人体的现象。
土壤污染按照污染成分可以划分为无机物污染和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污染包括酸、碱、重金属以及砷、硒等非金属化合物造成的污染;有机物污染包括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等造成的污染。按照受污染土地的类型可以将土壤污染划分为工业场地污染、油气田污染、矿区污染、耕地污染。有时也将土壤污染造成的地下水污染纳入土壤污染范畴。也有按照污染源将土壤污染划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以及其他污染的分类方式。
虽然我国工业和农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并没有及时重视其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治理,从而使得土壤污染日益严重。从工业污染角度看,土壤无机污染物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冶炼厂、排放厂、农药厂等工业工厂的废物排放;非金属砷和硒污染主要来自农药和电子工业等;而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石油化工行业及农药。从农业土壤污染角度看,化肥的过度使用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场地污染指有工业厂区布局的土地上主要来自冶金、石化、化工、农药等工业行业的污染物排放导致的土壤污染。在工业化进程推进,城市用地调整过程中,工业迁出城市,形成了城市中较大规模的已受污染的遗留、遗弃场地。我国对这一污染的关注开始较晚,直到2004年原国家环保总局才要求对工业搬迁遗留的城市污染场地进行监测和修复。目前这部分土壤污染形成了城市地区对土壤修复的主要需求。
修复的对象主要包括:由于工业污染而造成的场地污染;由于开采石油带来的油田污染;开采金属矿、煤炭带来的矿区污染;农药化肥、污水灌溉、酸雨等带来的耕地污染;以及由于土壤污染带来的地下水污染。因此,土壤修复的对象种类非常多,范围非常广,规模也非常大。
因为我国因城市工业迁移而造成的场地土壤污染问题十分严峻,所以适用于城市场地污染的修复技术在我国土壤修复市场中更受欢迎。在城市工业污染场地的修复过程中,城市这一特殊社会和地理环境对土壤修复提出了修复周期短、二次污染小、稳定性高、对土壤结构变动小等要求,根据这些要求可以选择适合城市工业污染场地的土壤修复技术。
专利文献CN103351866B提出了一种土壤修复方法,其所采用的土壤修复剂包括光催化剂和载体。光催化剂为二氧化钛,载体为生物质炭。还涉及该种生物质炭基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粉碎原料;B.生物质材料的制备;C.生物质炭基土壤修复剂的制备。然而,上述土壤修复效果仍然偏低,难以达到较高的修复标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土壤有机污染物去除率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土壤修复方法,以含有有机污染物的土壤为处理对象,将土壤修复剂添加至含有有机污染物的土壤中,修复一段时间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含量发生明显下降,即得修复后的土壤。
优选地,有机污染物为异丙隆、DDT、阿特拉津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其中,土壤修复剂包括光催化剂和载体。
优选地,光催化剂为二氧化钛,载体为水稻秸秆生物质炭。
优选地,二氧化钛的质量是载体质量的8~12%。
其中,土壤修复剂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水稻秸秆粉碎,得到粉碎后的水稻秸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兴润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未经山东兴润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89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