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8995.7 | 申请日: | 202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5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杨辰;辛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社会 网络分析 社区 公共 空间 更新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目标区域的公共空间节点位置信息,生成节点空间网络;
2)获取与所述目标区域相对应的居民行为交往网络;
3)对所述节点空间网络和居民行为交往网络进行比对处理,根据比对结果生成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方案;
所述节点空间网络的生成过程包括:
101)基于所述公共空间节点位置信息获取任意两个公共空间节点之间的距离,基于该距离标记对应两个公共空间节点间的空间联系度值,生成空间联系矩阵;
102)基于所述空间联系矩阵生成节点空间网络;
所述空间联系度值为基于距离长短设定的一连续的数值序列;
所述居民行为交往网络的生成过程包括:
201)基于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居民日常活动数据获取日常活动地图,该日常活动地图中具有公共空间停留点信息和带有赋值的路段信息,所述赋值基于居民日常活动途径是否途经对应路段获得;
202)基于所述公共空间停留点信息和路段信息形成基于居民行为的交往联系矩阵;
203)基于所述交往联系矩阵生成居民行为交往网络;
基于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对所述节点空间网络和居民行为交往网络进行比对处理,所述比对处理具体为:
301)分别计算所述节点空间网络和居民行为交往网络的网络结构参数,基于所述网络结构参数的数值大小获得所述节点空间网络和居民行为交往网络的第一比对结果,所述网络结构参数包括密度、聚类系数和平均距离;
302)分别计算所述节点空间网络和居民行为交往网络的节点中心度并排序,基于节点中心度排序重合度获得所述节点空间网络和居民行为交往网络的第二比对结果;
303)获取所述节点空间网络和居民行为交往网络的群组信息,基于所述的群组信息的相似性获得所述节点空间网络和居民行为交往网络的第三比对结果;
304)综合所述第一比对结果、第二比对结果和第三比对结果生成所述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空间节点包括学校、商业、医院、绿地广场、管理服务、文化体育和公交场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方案包括线性空间更新方案和节点空间更新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899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