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ET-CT扫描流程自适应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9086.5 | 申请日: | 202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1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赛诺格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30/20 | 分类号: | G16H30/20;G06T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22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et ct 扫描 流程 自适应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PET‑CT扫描流程自适应处理方法,包括:PET‑CT控制装置接收用户输入的工作流类型标识和注射方式,进行PET和/或CT扫描的动态组合信息;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每一个工作流类型标识的参数限制条件和逻辑对应关系,判断动态组合信息的执行逻辑是否符合逻辑对应关系,且均在参数限制条件内;若均符合,则获得创建的包括一个或多个组合的工作流;在接收到执行工作流的扫描指令时,获取扫描设备中各硬件组件的状态信息;在状态信息符合工作流中一个组合的执行条件时,执行工作流中的组合,直至工作流中所有组合执行完成。上述方法实现了PET‑CT系统扫描流程的可选择/配置性,使得PET‑CT系统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ET-CT扫描流程自适应处理方法、装置及PET-CT系统。
背景技术
PET-CT是一种结合了PET和CT的核医学影像设备。其中PET(Positron EmissionTomography,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负责采集具有功能显像功能的PET序列;CT(X-rayComputed Tomography,X射线断层扫描显像)负责采集具有结构显像功能的CT序列。在PET、CT两个主要硬件设备之上,存在一个系统控制软件,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协同工作,完成PET-CT作为一个整体的采集、成像功能。
作为PET-CT这种大型医疗设备的控制软件,它运行在专为PET-CT设计的外部工作站上,负责控制各硬件单元、调动它们协同工作,故软件功能繁多、复杂。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是完成PET-CT扫描。
现有技术中,一个完整的PET-CT扫描包含如下几个环节:
步骤一:录入患者信息。如患者编号、姓名、性别、年龄、体重、注射的示踪剂的核素、活度、注射时间,等等。
步骤二:选择扫描协议。通常情况下,一个PET-CT协议包含三个部分:
1.定位像。定位像是用很低的X射线剂量扫描患者,得到一幅患者的二维平面图像。通常是正位像,某些情况下也使用侧位像。定位像扫描通常是必须的。
2.CT扫描。通常使用螺旋扫描,得到患者的CT断层图像。CT扫描通常是必须的,而且要求必须于先于PET扫描完成。因为PET图像重建过程中通常需要利用CT图像做衰减校正。
3.PET扫描。通常逐床位扫描,每个床位扫描时间一致。一个床位扫描完成后,随即开始该床位的重建。PET扫描全部完成后,得到一组与前一步的CT图像范围一致的PET图像。
步骤三:开始扫描。扫描开始后,软件系统随即读取第2步加载的协议,按顺序执行协议中包含的各个扫描。
步骤四:扫描完成。
上述的这种扫描方式,是PET-CT在常规临床应用中的最常见扫描方式,通常能很好的完成临床扫描任务。然而,随着PET-CT的逐渐普及,PET-CT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常规扫描以外的其他场景,例如临床科研(扫描临床志愿者)、基础科研实验(扫描科研动物)、一般研究(扫描人造模体)等。而这些扫描,相对常规临床扫描而言,要求扫描方式更加灵活、可定制。
例如,通常临床扫描时,患者在注射示踪剂后1小时才开始扫描,而有些科研扫描要求开始PET扫描的同时给临床试验志愿者或科研实验动物注射示踪剂,目的是将药物参与肌体代谢的全过程记录下来。这就要求系统软件能将PET扫描开始的时间自动设置为患者的药物注射时间,而不需要操作人员后续修改。
还有的科研扫描要求反复进行PET扫描。常规PET-CT扫描在PET扫描完成后,整个扫描也就完成了。但有些科研扫描要求按照同样的扫描位置,再做一次、甚至是多次PET扫描。这种情况下,要求PET-CT系统能按照设定,自动完成多次PET扫描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赛诺格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赛诺格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90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