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聚焦电流特征参数收集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9659.4 | 申请日: | 202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1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韦寿祺;李曌;张彤;王斌;王红;李震;杜帅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15/00 | 分类号: | B23K15/00;B23K15/06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束 制造 设备 聚焦 电流 特征 参数 收集 装置 方法 | ||
1.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聚焦电流特征参数收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的真空室内的接收组件和设置在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的真空室外的信号处理系统;
接收组件由2个支架即给料支架(1)和收料支架(2)、2个水平滚轴即给料水平轴(3)和收料水平轴(4)、2个卷筒即给料卷筒(5)和收料卷筒(6)、金属膜(7)、卷料电机(8)和束流接收金属板(9)组成;给料支架(1)和收料支架(2)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给料卷筒(5)和给料水平轴(3)安装在给料支架(1)上,且给料水平轴(3)位于给料卷筒(5)的正上方;收料卷筒(6)和收料水平轴(4)安装在收料支架(2)上,且收料水平轴(4)位于电机的正上方;给料卷筒(5)、收料卷筒(6)、给料水平轴(3)和收料水平轴(4)这四者的中轴线相互平行;给料水平轴(3)和收料水平轴(4)的中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金属膜(7)的一端固定在给料卷筒(5)上,金属膜(7)的另一端依次经由给料水平轴(3)和收料水平轴(4)固定在收料卷筒(6)上;给料水平轴(3)和收料水平轴(4)之间的金属膜(7)即工作段铜模保持水平状态,且工作段金属膜(7)的上表面与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工作平台的工作平面重合;工作段金属膜(7)的覆盖区域为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的电子束扫描工作区;卷料电机(8)的输出轴与收料卷筒(6)相连,当卷料电机(8)带动收料卷筒(6)转动时,卷缠在给料卷筒(5)上的铜模经过给料水平轴(3)和收料水平轴(4)后,卷缠在收料卷筒(6)上;束流接收金属板(9)由可导电的金属构成,并放置在工作段金属膜(7)的正下方;束流接收金属板(9)与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的真空室的内壁电气隔离;束流接收金属板(9)通过导线与信号处理系统连接,当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发出的电子束击穿工作段金属膜(7)后照射到束流接收金属板(9),照射到束流接收金属板(9)上的电子形成电流信号导入至信号处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聚焦电流特征参数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束流接收金属板(9)的底部设有绝缘垫片(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聚焦电流特征参数收集装置,其特征是,给料水平轴(3)和收料水平轴(4)的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聚焦电流特征参数收集装置,其特征是,给料卷筒(5)和收料卷筒(6)的中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聚焦电流特征参数收集装置,其特征是,金属膜(7)的整体厚度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965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出药模块及其中药自动配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