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制风循环温度校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0168.1 | 申请日: | 2020-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7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公茂琼;王昊成;董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K15/00 | 分类号: | G01K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曹卫良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制 循环 温度 校准 装置 | ||
1.一种强制风循环温度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控制单元、信号处理与温度显示单元,其中:
所述本体包括:绝热外壳、绝热外盖、设置于所述绝热外壳内的内筒和内盖,所述绝热外壳与所述绝热外盖配合形成第一密封腔体,所述内筒和内盖配合形成第二密封腔体,所述绝热外壳和所述内筒之间形成环形截面风道,所述内筒的上部侧边对称开设有气流出口,下部设有传感器支架和调温模块,若干标准温度传感器与待标定温度传感器放置在所述传感器支架中;
气体从所述气流出口流出,沿所述环形截面风道向下流动流入所述内筒的底部并自下而上流经所述内筒内部空间,所述气体与所述调温模块、所述传感器支架、所述标准温度传感器及所述待标定温度传感器进行强制对流换热;
所述内筒底部的风扇,所述风扇由变频电机驱动,在所述变频电机的驱动下,可使得所述气体沿所述环形截面风道向下流动流入所述内筒的底部并自下而上流经所述内筒内部空间;
所述调温模块包括制冷机冷量输出端、流场均匀结构和电加热器,所述调温模块设置于所述内筒内可控制流经气体的温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调温模块与所述的传感器支架之间流场均匀结构,所述流场均匀结构可均匀气体流场和温度分布;
待标定温度传感器和标准温度传感器均放置在所述传感器支架上,其中一支所述标准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内筒的轴线处,其余的所述标准温度传感器围绕所述内筒轴线呈对称阵列分布;
所述本体内开设有温度传感器引线的通道,所述温度传感器引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信号处理与温度显示单元,其另一端连接标准温度传感器与待标定温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单元可调节电加热器的加热量及所述制冷机输入的制冷量,实现对本体内气体温度的精确控制;
所述信号处理与温度显示单元用于采集记录标准温度传感器与待标定温度传感器温度参数,并利用内置程序,通过所述标准温度传感器与待标定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值进行标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风循环温度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模块内部设置液氮流道,利用液氮制冷,所述液氮流道与外部液氮注入口联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风循环温度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外壳设置有气体注入口与气体排出口,通过所述气体注入口可向所述本体内部空间注入氮气、氩气或氦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风循环温度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截面风道内设置有吸附干燥剂支架,所述吸附干燥剂支架可装填活性炭、硅胶或分子筛,用于除去气体中的水或二氧化碳,避免温度传感器表面结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风循环温度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截面风道内设置有捕集冷板,所述捕集冷板由所述制冷机冷量输出端冷却后用于冷凝除去气体中的水或二氧化碳,避免温度传感器表面结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风循环温度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外壳与绝热外盖之间设有密封圈和紧固结构以保证内部空腔的承压密封,所述绝热外盖的内表面设置有耐压插头,所述耐压插头一端连接所述标准温度传感器与待标定温度传感器,另一端与所述信号处理与温度显示单元连接;所述本体内部充入正压氦气或氖气,用于液氮温区以下的温度传感器标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01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