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轧U型钢板桩的轧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0611.5 | 申请日: | 2020-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5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高宇;王厚昕;刁泽;孟凡昀;丁太兴;郭爱民;李维娟;王忠军;张俊凯;庞启航;李激光;张涵;郭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紫竹科技型钢有限公司;辽宁科技大学;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095 | 分类号: | B21B1/095;B21B1/12;B21B27/02;B21B37/16;B21B37/22;B21B37/00;B21B37/74;B21D3/02;C22C38/02;C22C38/04;C22C38/08;C22C38/16;C22C38/12;C22C38/06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轧 型钢 轧制 工艺 | ||
1.一种热轧U型钢板桩轧制工艺,包括连铸坯预处理、轧制及矫直工序;其中轧制工序包括粗轧及精轧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过程中,轧辊的孔型按照U型钢板桩锁口开口向下的形式设置;最终获得的U型钢板桩有效宽度偏差为±2%W1,W1为U型钢板桩的有效宽度;有效高度偏差为±4%H1,H1为U型钢板桩的有效高度;腹板厚度偏差为±1.5mm,侧弯偏差不大于3mm,翘曲偏差不大于7.5mm,端面斜度不大于4%W1;U型钢板桩的屈服强度为270~460N/mm,抗拉强度为410~720N/mm,断后伸长率不小于17%;
所述U型钢板桩的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如下:C 0.10%~0.30%、Si 0.15%~0.45%、Mn 0.80%~1.70%、P≤0.150%、S≤0.030%,Ni≤0.76%、Cu≤0.65%、Nb0.01%~0.05%、V≤0.12%、Als≤0.05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连铸坯预处理工序包括连铸坯检查、加热炉加热、高压水除鳞过程;具体如下:
1)连铸坯边长允许误差为±6.0mm,连铸坯表面不得有目视可见的重接、翻皮、结疤、夹杂,不得有深度大于3mm的裂纹,不得有深度或高度大于2mm的划痕、压痕、擦伤、气孔、皱纹、飞溅、凸块、凹坑;连铸坯横截面不得有缩孔、皮下气泡、裂纹;
2)连铸坯通过步进式加热炉加热,加热一段温度为900~1200℃、加热二段温度为1250~1320℃、均热段温度为1200~1280℃;并确保连铸坯头部、中部、尾部的温度差不大于20℃,同批连铸坯的温度差不大于30℃;出炉时连铸坯温度控制在1200~1250℃,且连铸坯头部、中部、尾部听温度差不大于20℃,同批连铸坯的温度差不大于100℃;
所述粗轧过程采用BD1粗轧+BD2粗轧的方式,钢坯开轧温度为1100~1200℃,经BD1粗轧后的轧件腹板厚度≤100mm,BD1粗轧的出钢温度为1080~1130℃,轧制道次不少于5道次,最大压下量不超过33mm,压下率在10%~26.6%之间调整,BD1粗轧完成后轧件的厚度误差控制5%在以下;BD2粗轧时,轧件温度控制在1080~1130℃,轧制道次不少于3道次,最大压下量不超过25mm,压下率在28.5%~31.6%之间调整,终轧温度为1050~1080℃;BD2粗轧的出钢温度为950~1050℃;
所述精轧过程采用七架连续式精轧机组进行轧制;每道次的压下率≤24.5%,最大压下量不超过5mm;精轧进钢温度≥1010℃,精轧出钢温度≤8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轧U型钢板桩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过程采用1400型钢矫直机进行矫直;矫直温度为20~85℃,矫直辊数量不小于7个,传动矫直辊数量不大于5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紫竹科技型钢有限公司;辽宁科技大学;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山紫竹科技型钢有限公司;辽宁科技大学;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06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学生午休课桌
- 下一篇:一种二胡皮自动铲油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