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隔离屏蔽结构的信号走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1231.3 | 申请日: | 2020-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8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蔡晓伟;荣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全盛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奕斯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宏德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6 | 代理人: | 李捷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隔离 屏蔽 结构 信号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隔离屏蔽结构的信号走线,其包括传导走线、上隔离层以及下隔离层;其中,上隔离层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第一隔离主条以及设置在两条第一隔离主条之间的第一隔离支条,下隔离层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第二隔离主条以及设置在两条第二隔离主条之间的第二隔离支条,两条第一隔离主条一一对应的和两条第二隔离主条并行连接,传导走线设置在第一隔离支条和第二隔离支条之间。本发明的具有隔离屏蔽结构的信号走线通过上隔离层和下隔离层进行隔离,能防止走线上的时钟信号受外界污染,同时也防止走线上的时钟信号对系统其它模块产生干扰,隔离性能高,能改善时钟信号泄露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隔离屏蔽结构的信号走线。
背景技术
对于通信、数据传输等模拟、射频、SOC芯片或模块,时钟信号为整个系统工作的基础,并且限制着整个系统工作的性能。差分时钟信号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时钟源,需要传输到系统的各个部分,往往需要经过长走线,并跨过敏感模块,但现有技术中的信号走线较容易受外界的污染,同时走线上的时钟信号也容易对系统其它模块产生干扰。
故需要提供一种具有隔离屏蔽结构的信号走线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隔离屏蔽结构的信号走线,其通过上隔离层和下隔离层进行隔离,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信号走线较容易受外界的污染,同时走线上的时钟信号也容易对系统其它模块产生干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隔离屏蔽结构的信号走线,其包括传导走线、上隔离层以及下隔离层;
其中,所述上隔离层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第一隔离主条以及设置在两条所述第一隔离主条之间的第一隔离支条,所述下隔离层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第二隔离主条以及设置在两条所述第二隔离主条之间的第二隔离支条,两条所述第一隔离主条一一对应的和两条所述第二隔离主条并行连接,所述传导走线设置在所述上隔离层和所述下隔离层之间。
在本发明中,多个所述第一隔离支条首尾相连,多个所述第二隔离支条首尾相连,每个所述第一隔离支条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隔离支条中部相对,呈交叉结构。
在本发明中,多个所述第一隔离支条首尾相连,多个所述第二隔离支条首尾相连,每个所述第一隔离支条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隔离支条呈重叠结构。
在本发明中,两个所述第一隔离支条的中部重合形成第一交叉单元,两个所述第二隔离支条的中部重合形成第二交叉单元,每个所述第一交叉单元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交叉单元重叠相对。
在本发明中,两个所述第一隔离支条的中部重合形成第一交叉单元,两个所述第二隔离支条的中部重合形成第二交叉单元,每个所述第一交叉单元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交叉单元的中部错位设置。
可选的,多个所述第一交叉单元首尾相连,多个所述第二交叉单元首尾相连。
可选的,多个所述第一交叉单元之间相距设定距离,多个所述第二交叉单元之间相距设定距离。
在本发明中,多个所述第一隔离支条为平行设置的竖条,多个所述第二隔离支条为平行设置的竖条,所述第一隔离支条和所述第二隔离支条错位设置。
在本发明中,多个所述第一隔离支条为平行设置的竖条,多个所述第二隔离支条为平行设置的竖条,所述第一隔离支条和所述第二隔离支条一一重叠相对。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隔离主条和所述第一隔离支条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隔离主条和所述第二隔离支条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具有隔离屏蔽结构的信号走线通过上隔离层和下隔离层进行隔离,能防止走线上的时钟信号受外界污染,同时也防止走线上的时钟信号对系统其它模块产生干扰,隔离性能高,能改善时钟信号泄露的情况。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全盛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奕斯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全盛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奕斯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12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