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WEB企业系统的数据内容提交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1530.7 | 申请日: | 2020-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0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郑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玄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1 | 分类号: | G06F16/951;G06F16/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赵娜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web 企业 系统 数据 内容 提交 方法 | ||
1.一种WEB企业系统的数据内容提交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搭建基于WEB的企业系统环境,建立用户界面及企业系统;
S2,将所需提交的数据资料命名并归类于文件夹内,打包为压缩包文件后上传至系统;
S3,系统自动解压压缩包文件,获取数据资料的数量、类别和目录,生成数据队列;
S4,提交数据队列,将数据资料分类存储至数据库,完成数据内容提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EB企业系统的数据内容提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所需提交的数据资料命名并归类于文件夹内具体指的是将所需提交的数据资料命令并按照图片和文本分类,归类于相对应的文件夹内,打包为压缩包文件后上传至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WEB企业系统的数据内容提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系统对压缩包文件进行自动解压;
S302,对解压后的文件夹及层次进行分类智能分析处理,获取上传数据资料的数量、文件名称、文本对应内容、分类目录进行校对分析;
S303,以数据格式生成数据队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WEB企业系统的数据内容提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21,通过查询数据库返回目前系统结构目录生成JSON格式变量,结构目包括名称及对应数据库ID;
S3022,爬虫算法深度爬行递归文件夹目录及层次,获得文件夹目录名后与JSON格式变量比较获得对应的数据库ID;
S3023,递归文件夹的数据内容,生成一条对应的数据记录,包括文件夹目录名、数据库ID、图片文件名、文档数据名及内容、文件格式。
5.一种WEB企业系统的数据内容提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系统构建单元,用于搭建基于WEB的企业系统环境,建立用户界面及企业系统;
系统解压单元,用于接收提交的命名、归类于文件夹内并打包的所需提交的数据资料,自动解压压缩包文件;
分析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数据资料的数量、类别和目录,生成数据队列;
入库管理单元,用于提交数据队列,将数据资料分类存储至数据库,完成数据内容提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WEB企业系统的数据内容提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需提交的数据资料归类包括但不限于图片和文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WEB企业系统的数据内容提交系统,其特征在于,分析处理单元,用于对解压后的文件夹及层次进行分类智能分析处理,获取上传数据资料的数量、文件名称、文本对应内容、分类目录进行校对分析;以数据格式生成数据队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WEB企业系统的数据内容提交系统,其特征在于,智能分析处理具体指的是通过查询数据库返回目前系统结构目录生成JSON格式变量,结构目包括名称及对应数据库ID;爬虫算法深度爬行递归文件夹目录及层次,获得文件夹目录名后与JSON格式变量比较获得对应的数据库ID;递归文件夹的数据内容,生成一条对应的数据记录,包括文件夹目录名、数据库ID、图片文件名、文档数据名及内容、文件格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玄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宁玄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15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氰胺湿料气力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卫星自动化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